“但就算再难,我也不会像某人一样趴在桌上睡着,最后只能交上来一张白卷,”罗兰瞪了她一眼,“事实上我已经快完成原理样机的制造了。”
没错,尽管进展极为缓慢,但无线电项目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和活塞机一样,考虑过灰堡设计局的众多方案后,他决定选取其中两个同时进行。
而这两者便是火花发报机和调幅发射机。
前者是无线电波的鼻祖,结构极其简单,没有任何电子原件,仅仅是利用变压线圈来升高电压来为电容充电,直至电容加载在火花间隙间的电压高到足以击穿空气,进而放出电火花。这一部分颇有些像是打火机,只不过火花传递过去的电流并没有浪费掉,而是在电容和电感之间反复震荡,使之产生电磁波,最后再通过天线,将这些电磁破发射出去。
换句话说,只要控制电源的开合,便能发出断断续续的电磁破接听者根据鸣音的长短,即可将它转译为对应的信号。所谓的长长短短的电报码,便是由此而来。
尽管听起来仍有些迷糊,但罗兰采用了最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先让灰堡设计局的无线电项目组用随手可得的材料,造出一台堪用的实物,再把实物照搬过来。
比如将两块锡箔上下夹在一叠油纸上,再用蜡封好,即是一个简易的高压电容。
而电感则更加简单,无非是在绝缘管上缠上一圈又一圈的导线。
这些设备在不考虑量产,也不考虑规格的情况下,罗兰单靠自己就能完成。虽然跟那些封装后只有指甲大小的工业品相比,它们显得既粗大又简陋,不过效果却基本一致。等到发射塔建好,他就能尝试进行这个时代的第一次无线发报试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