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刚刚还琢磨老师到底有没有教过台风天不要站在椰子树下的时候……

思想还没跑偏,脑壳一疼,眼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妈的,离谱。

……

9月16号。

残奥会的圣火再次从鸟巢上空点燃。(注1)

开启了为期十天的奥运赛事。

而成功点燃圣火已经不太能给许鑫带来什么特别的感触了。

这么多人的努力……

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

9月27号。

残奥会顺利闭幕。

天朝体育代表团以89枚金牌、70枚银牌、52枚铜牌、211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奖牌榜、奖牌榜首位。

又是一个第一。

而这一天,导演组的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导播台上,亲眼见证了奥运圣火的再次熄灭。

全场的观众都在欢呼。

可是只有导播台上的人。

沉默,无言。

所有人在得到了直播信号已经关闭的通知后,瘫软在了椅子上。

包括许鑫也是如此。

2年多的时光……

在这最后的火光黯淡时,他们已经倾其所有,消耗的一干二净。

原本韦兰芳他们都已经商量好了,等奥运会结束,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吃一顿,喝一顿,大肆庆祝一番。

可结束当晚,在奥林匹克选手基地的小食堂里,所有人面对这些慰劳,却显得有些“沉闷”。

大家都累了。

真的,太累了。

包括张一谋也是如此。

竟然一边喝酒,一边开始打起了哈欠。

所有人的精气神都没了,这顿饭从原本的狂欢,变成了温馨的聚会。

然后,大家伙在享受终于卸下包袱的轻松时,又得到了一个消息!

9月30号。

琼林宴(注2)

为奥运庆功!

听到这个消息时,许鑫靠着餐椅,拿着酒杯,不自觉的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

“这也算犒赏三军了把?”

……

这场盛会的结束,同样昭示着从2006年3月份就开始征集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导演组的解散。

所有大家留下来的资料一律封存,奥运会的所有特权全部终止。

包括许鑫的不限号车牌什么的。

在国庆之前,所有人要撤走自己留在会议中心、奥体、鸟巢等地一系列的个人物品,然后把这份能在天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资料全部封存归档,作为宝贵经验,留给后人。

许鑫在这边其实没什么东西。

除了几套换洗的衣服之类的,其他的都没有。

所以他在宴席散尽后,并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导演组办公室那打算把东西都拿走。

准备全心全意的进入《风声》的拍摄进度以及学习之中。

而大家也没什么离别的伤感,本身大家就同样在一个体制内,这次的嘉奖之后就算以后各奔东西了,但只要在一个体制里,就还是家人。

甚至,奥运会已经把所有人的关系紧密的链接在了一起。

哪怕分开了,关系也都还在。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都是关系。

虽然有不舍,可还有更美好的明天在等待所有人。

并不伤感。

只是约定了国宴那天要是吃的不过瘾,大家就在找个地方,好好的搓一顿。

前提是先把精气神缓回来。

是真的没劲儿了……

而许鑫回来时,包括张导他们其实都没回来。

整个导演组办公室空荡荡的,就他自己。

收拾包,提着行李,他走出了休息间。

本来想直接做电梯走的……可不知为何,他在想了想后,却拎着包,开始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逛。

导演组小办公室。

推开门,打开灯。

空荡荡的,空无一人。

把一切尽收眼底后,他默默的关灯关门。

大会议室……那块黑板还留着昨天大家一起讨论的闭幕式应急方案。

已经不需要了。

于是,他放下了包,走进去后拿起了黑板擦。

擦拭的干干净净。

最后关灯,关门。

接着,影像技术制作,资料室,道具屋,会客室……

一间,又一间。

把所有屋子都转了一遍,看了一遍。

兜兜转转,两年多的回忆翻滚下,终于,他走到了一楼。

一楼,有一块大镜子。

整理仪容用的。

而镜子的后面,就是制作组的人亲自定制的一行大字: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炽白的灯光下,许鑫站在门口,扭头回望。

看着这个与自己朝夕相伴了两年多,却注定成为自己这一生中都难以磨灭的印记与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的地方……

想了想,他放下了行李。

冲着门里面的一切,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

辛苦了。

再见。

(注1:残奥会时间不对,写着写着犯迷糊了,但不影响,无需较真)

(注2:琼林宴其实有点词不达意,但懂得都懂,就用这个宴会名称概括了。)

奥运会剧情结束。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