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目前厂里的导演还没提交上来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对于这种讲述时代变迁的片子,许鑫觉得陈导可能会喜欢。
并且,陈珂辛听到这话后,也并没有拒绝。
虽然这种方式还挺“突兀”的。
但今天这聊天聊的很愉快,人家既然不介意自己看剧本,那他就更不会推辞了。
很快,罗顺军拿着一叠刚打印好的剧本回来了。
许鑫交到了陈珂辛手上,说道:
“陈导,这个故事您看看。”
然后,才有了对方的那一番概括。
陈珂辛看的还挺快的,满打满算,不到20分钟。
显然是就了解了一个故事梗概。
而看完剧本后,他就一个感觉。
很合他的胃口。
但这剧本是许鑫递过来的,他肯定得问一下情况。
于是便问道:
“这剧本,阿鑫你要拍?”
“我不拍,我正发愁找不到人拍呢。这剧本是厂里投资,目前正在寻找导演呢。”
他之所以这么说,自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陈导几乎没拍过什么烂片。
哪怕是他涉猎的惊悚、喜剧类电影,评分也都挺不错的。
更关键的是,许鑫很喜欢《甜蜜蜜》、《投名状》当中,他对于几个主角人物情感的表现手法。
细腻而含蓄的,善于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
而之所以说他喜欢用“时间”来拍电影,也是因为他镜头下的角色很多都是在经过时间的锤炼之后,性格转化的非常自然,很少有生搬硬套的存在。
这种影片的含蓄美,很符合《合伙人》这个剧本的气质。
这片子难拿捏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故事结构,其实和《社交网络》挺像的。
厂里之所以这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推荐人上来,原因就在于这些导演提交的剧本或多或少都借鉴了《社交网络》,几个角色脸谱化的地方很严重。
与其这样,那不如让对方试试。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就确定了。
这件事如果要陈珂辛来拍,那么银都肯定要过来掺和一份。
就实力而言,全香江的导演,在某种层次上来讲,都可以说是银都的后园。
许鑫是发出邀请。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回去就得让银都的人来和他沟通。
这样大家会合作的更顺畅一些。
但如果他不感兴趣,那就另说了。
银都这一杯羹要分出去多少,厂里不会在意。
因为这部电影的最终决策权在自己。
投资多少,也是自己说的算。
只要对方能拿出来过硬的影片思路,能给厂里带来足够的口碑,那么这片子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毕竟是兄弟单位嘛。
而陈珂辛在听到了许鑫的话后,想了想,忽然哑然失笑的说道:
“明明只是约你喝个咖啡,怎么却忽然给自己找了份工作呢?”
见对方松口,许鑫赶紧补了一句:
“陈导要是感兴趣,那就拿出个方案来试试呗。这戏银都和厂里可能会合作,不过现阶段还不急。这戛纳才刚开始,陈导先忙《武侠》的事情,等回国后咱们在坐一起聊聊?”
“……”
陈珂辛先是没说话。
而是低头看着手里这份剧本,思考了大概十来秒的功夫,轻轻的点点头:
“好。”
先和大家说下,明天上午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睛,这次要做个彻底的视网膜检查。
不知道要忙到几点。
要是回来得早,我就更一章。
要是特别累,可能就要请假一天了,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