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故事……”刘昕武听林朝阳讲了二十多分钟,期间眼眶数度湿润,直到最后,他有些哽咽,“真好!”
他清了清嗓子,“听你讲完你这部新小说,让我想起了《牧马人》,这两个作品里面有一种一脉相承的东西……”
“温暖!”刘昕武思忖着总结出了一个词。
林朝阳微微颔首,编辑和作家的身份让刘昕武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
“这个词很准确。”
刘昕武笑了起来,问道:“你喜欢温暖的故事?”
“这倒谈不上,什么类型的故事我都喜欢看。我只是觉得,文学其实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力量。
相比揭露黑暗、讽刺现实,让人们从文字中收获面对人生磨难的勇气,在我这里可能觉得这个更重要一点。”
听着林朝阳的话,刘昕武不由得重新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审视身旁的这位年轻人。
他和林朝阳初见是在五四文学社成立大会上,那会儿陈健功要把他介绍给自己,林朝阳却急着回图书馆。
在他看来,就是个稚气未脱毛毛躁躁的小伙子。
可今天这一番谈话,却让刘昕武看到了他身上与众不同之处。
刘昕武自忖,自己在林朝阳这个年纪的时候,对于文学的理解是远没有他深刻的。
当然了,文学是个宏大的命题,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理解。
可能够把心中所想诉诸笔端,并能够创造出《牧马人》如此优秀的作品,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便是如此。
想到这里,刘昕武突然有点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