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谁有不平事
「对了。」在离开之前,张临川忽然看着唐敦,「你是叫唐敦?」
「俺是叫这个名字。」
张临川笑了笑,「敦者,厚道,诚恳。这名字不错。」
唐敦挠挠头,「小时候俺们教书先生给起的。」
「哦?」张临川问。
「俺们唐舍镇穷,出不起束修,猎户人家也没几个在乎识不识字的。是先生游学至此,才留下来教了俺们三年。只是三年后又负笈远行了。他当年最喜欢俺呢,说俺是什幺什幺玉。」
如此一来,便也说得通了。
负笈游学的风气为时人所推崇,各家弟子都有。
如儒门弟子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有周游列国者。但有的是为了增广见闻,有的则为到处兜售自己。
再如墨门弟子行遍天下,事事亲历。不过若换他们遇到唐敦,可能更多会教一些武艺,甚至传授一些粗浅的机关术,而非读书识字了。
庄国虽以道门为国教,但也不会太排斥其他流派的门徒。唐敦的经历自是没什幺问题的。
姜望便道:「你既然还读过书,在这里一直做个小捕快便有些蹉跎了。处理完妞儿的后事后,你若是没什幺牵累,可以考一考城道院的外门。」
这是见其人质朴,有了几分爱才之念,但终归还是看唐敦自己的选择。
出来唐舍镇,沿着官道往南直行,便是回枫林城的路。
因为相应阵纹刻印的关系,官道上野兽绝迹。
马蹄并不急,马背上张临川的声音也不急不缓:「你知道要维持整个庄国境内的官道,朝廷每年得投入多少资源吗?」
姜望摇头,他对这些事情的确没有了解。
「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张临川道:「而且,这些阵纹只能驱退低级妖兽,那些强大的妖兽凶兽,还是需要强者来清扫。朝廷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维持各地通畅。更是不计成本地将资源投入道院中,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的成长,以承担相应的责任。」
「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