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望倒是第一次听说李正书在齐帝面前为他说过好话。这位真是端方君子,名儒风范,在齐帝面前为姜望说过话,却从未让他知道。
不过他与李凤尧、李龙川都相处得不错,李正书爱屋及乌也很自然。
面对岳冷的试探,姜望略顿了顿,回道:「一路走来,我都是自己琢磨,没有什幺师承。」
在岳冷这样的人面前,说谎非常困难。所以姜望并不掩饰自己「不想说」的态度。回答得很是敷衍,
岳冷不再追问,偶然兴起的收徒心思也淡了。
他摇摇头,忽然叹道:「后来者可畏。或许我当初应该回归三刑宫才是。」
姜望当然不会自恋到认为岳冷口中的那个「后来者」是自己。唯有刚刚成就神临的尹观,才有资格让捕神说出「可畏」。乃至于生出回归三刑宫的念头。
法家圣地,号为三刑宫,其实是三座法宫的统称。
名「规天」、名「矩地」、名「刑人」。
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刑宫,其实就是刑人宫。因为只有这一座法宫的门徒,才会行走天下,到各国为官为吏。经常满天下追杀触法之人的,也是这一座法宫的门徒。
三刑宫并不拘泥于弟子的派系、国别,只有理念上的规束,不做任何政治上的要求。
岳冷早年拜的师父,是正经的三刑宫出身。他跟着学了一身本事,后来也算青出于蓝,但他自己从未去过三刑宫。
一来法家圣地,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
二来,三刑宫对于收拢门徒并不热切,只要不触犯三刑宫之法,门人弟子想去哪里、加入什幺势力,都可以。哪怕门徒各为其主,彼此攻杀,也并不被限制。
其实以岳冷后来的修为进境,他是完全可以「回归」三刑宫的,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法家圣地宗师。钻研经典,埋首传承,拓展法学之边界——只要他愿意放下在齐国的一切。
甚至齐国也不能强留他。就像三刑宫的门徒如果一心做齐官,不再回三刑宫,三刑宫也不会干涉一样。
在三刑宫,他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进步。因为那是法家的圣地,是他所求道途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