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他过府喝粥,无疑是一种示好。
姜无华毕竟是东宫太子,提前知道朝廷对他的安排并不困难。给他提个醒,并帮他补足相关见识,让他可以更好地选择。这份人情,落得结结实实。
他笑道:「青羊子智勇双全,国之幸也!」
这会他没有说「孤之幸」,想也是知道过犹不及。
只是对于这夸赞,姜望却是无法生受。他一直到现在才想明白,若是换成重玄胜,只怕太子一开口,就已经能够知道事情真相了,当不会领这份人情。
人情债最是难还,太子的人情债,更是让人如履薄冰。
而他听到现在,这份情不领也领了!
姜望在心中叹了一口气,面上微笑道:「多谢太子指点。」
姜无华摆摆手:「你我志趣相投,该为知己,何必言谢?」
他正容道:「功业者,无非文治武功。你适合什幺,自己要清楚,官道亦漫漫,不可阻于一时。你这绝世天骄,国之良才,天子亦会对你的意愿有所考量,本意是让你更快成长,而不是拖累于你。」
是一地郡守?还是领一军征伐迷界、或是万妖之门?
非是姜望自大,以他现在的名职、表现出来的天赋,选择的空间也不多了。
总不至于让他去编经纂典,做些水磨工夫,空耗光阴。
而姜望更需要考虑的是……他的修行,要不要靠拢官道?
这是道途根本,须得再三思量。
既然已经领了这份人情,姜望也不会再纠结。
出声问道:「姜望有一事不明。既然官道一体两面,政纲系于修行,除开仇恨之外,怎还会有人叛国不忠?」
叛者无非两种,一者为仇,一者为利。
在官道的修行体制下,叛国者应该无利可图才是。
「天下之国,非止一二。于此国为孽者,于彼国或为功。功孽可以相抵,有国家体制依托,足能承担反噬,甚至反有补益。」
姜望暗想。就像那黄以行,卖阳而向齐。修为不仅没有随着阳灭而衰,反而在齐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