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吹了一口气,这些碎屑变得更碎,碎成了风,卷着纤尘,落了地。
与行念禅师的对弈,至此才算结束。
至于佛门经传,万世经典……那是什幺?
「你师父的伤,是我造成。」
「你师叔的死,是我主导。」
「你的性命,也由我终结。」
他如是说着,伸手在棋盘上一拂,又是一局。
施施然笑道:「好棋!」
正思考着下一局的形势,右侧第一只耳朵微动,好像听到了什幺。
「知闻钟不见了?」
他嘿了一声:「关我什幺事!」
……
……
永世天堑已经弥合,神霄之地和现世的距离,重新渺茫不可知。
《佛说五十八章》化为飞灰。
行念禅师焚于业火。
毗尸虫散于因果。
不老泉水,仍然落在不老泉中,仍然是死水一潭,生机枯竭。
一切都已经结束了,一切又好像从未发生过。
但是……知闻渡船呢?
知闻钟去了哪里?
摩云城中的蝉法缘,面色铁青一片。
天妖接连出手截杀天河,行念禅师身死那一刻,他已经做好了夺回知闻钟、夺回《佛说五十八章》的准备。但业火一卷,一切成空。
知闻钟去了哪里?
《佛说五十八章》被业火焚尽还说得过去,知闻钟绝无可能被毁!
当年世尊弘法,三钟随身。
我闻钟是悟道之器,求道于内,所谓「如是我闻」。
广闻钟是求道之器,求道于外,所谓「如得广闻」。
知闻钟是述道之器,述道于外,所谓「如使知闻」。
古难山供奉知闻钟千万年,天骄辈出,正是述道之得。便如当初一位大菩萨所说——「使得他心知我心,吾之道也,天下得传。」
得握此钟,衍道亦有所得!
今日知闻钟若是寻不回来,他蝉法缘就是古难山的千古罪僧!
为了这口知闻钟,须弥山累代牺牲。
为了这口知闻钟,他又能做到什幺地步?
「钟呢?」蝉法缘看向正在聚集的黑暗,杀机四溢。
怀疑此中是否有黑莲寺的隐秘手段。
「嘿嘿嘿,你猜得没错。菩萨我啊,已将知闻钟送回它应在的地方!」黑暗之中的麂性空,情绪显然稳定许多。
毕竟从未拥有,又谈何失去?
「应在的地方是什幺地方?」
「当然是佛门正统,万古经传,救世渡舟,黑莲宝刹!」
此时此刻,行念禅师已死,信标已被磨灭。神霄之地和摩云城被猕知本强行接驳的时间,再次分岔。
蝉法缘重新把目光落向了时间迷途。麂性空既然这幺说,知闻钟的失踪,应该便与黑莲寺无关。
那团业火焚尽了因果,实在是消解了太多痕迹。使修为通天如他,一时也看不真切。
那幺,行念禅师死前,是把知闻钟推回了那段隐秘?他带不回去,所以宁可让知闻钟从此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