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秋声亦染故人事
出南津关,即入坦荡荆江险滩尽处,江天顿开。
夏末的江汉平原,沃野千里,稻浪初黄,接天而去。
周奕随船东去,多览胜景。
见水势浩淼平缓,江面浮光跃金,有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他偶尔会想,倘若天下无有乱事,故地重游,心情定是更加欢畅。
船家采买船货时,也顺便打听消息。
近来,江淮之间又起战事,商旅行客聊得极多。
尤其与飞马牧场有关。
走南闯北做生意的人总会与马帮打交道,飞马牧场便是最大的马帮势力,生意做遍九州。
要说生意往来,没什幺新鲜的,谁都知道牧场手面宽,与各大势力打交道。
不同寻常的是,这一次,飞马牧场竟直接参与战事。
在商言商,不涉及武林争斗与乱世争霸,祖宗规矩被牧场给打破了。
「竟陵城的冯歌老将军率军直袭汉东郡,往日南郡只是暗中配合,没想到飞马牧场这次毫不掩饰,派出数千骑兵,由大执事梁治亲自带队,把汉东郡攻下!」
「你的消息已经过时,二执事柳宗道此刻就在下游蕲春郡。
十日前,他们配合江淮军把战线推到九江对岸,蕲春郡的太守胡瑞直接开城投降。这一次可是把林士弘、萧铣得罪到死,据说牧场在洞庭附近还有鄱阳湖一带的生意都停了下来。」
靠近洞庭湖的一处渡口,有人理性分析:「梁国、楚国虽是各霸一方,终究不及周大都督,从长远考虑,飞马牧场的选择倒是没错。」
也有知晓真相的人笑道:「你恐怕不知那美丽场主与周大都督的关系,否则哪用做到这一步。」
这引得不少江湖吃瓜人凑近江都懂帝们谈起大都督的风流情缘,渡口附近,不少人露出羡慕之色。
但美人爱英雄这样的戏码听来也有趣,尤其是穿插了一些大战戏码,一阵阵喧闹笑声不断传来。
要说这天下间的四大宗师,还是这位最生动。
一位爆炸头在码头边高谈阔论之后,意犹未尽:「巴蜀一战后,大都督也许会顺着三峡而下,不知何时重回江南。」
他的嗓门不算小,忽见江面上一船开拔。
甲板上,一名白衣青年投目望他一眼。
仅仅只是一道目光,那张俊逸无伦带着出尘气质的脸却深深印在爆炸头心中。
作为江湖懂帝,自然有些见识。
当下一个激灵。
他立定原地不动,等船走远才对周围小声说起什幺。
霉时间,渡口处一阵沸腾。
大都督已靠近巴陵郡!
江湖商客在讨论,留在码头边打探消息的斥候也赶忙返回巴陵城凛告梁帝萧铣。
近来正有战事,对方的主公回来了。
这足以让抗周联盟的头领们再次碰面议会。
周奕对萧铣林士弘等人的反应并不关注,这几日在船上,他用侯希白留下的纸笔颜料,书信几封,又作了好几副画,再叫渡口附近的鲲帮帮众送至牧场给秀珣。
飞马牧场的骑兵只为守护山城,从不外兴。
秀珣这一次,已是把祖宗的规矩坏尽了..,
顺流昼夜,不觉已近江都。
两岸市镇繁华渐显,漕船商舶往来如织。
赶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周奕得了巨鲲帮的消息,过清流、历阳而不入,叫船家泊船丹阳郡,直去建康城。
虚行之第一个迎了上来,一脸笑意地打招呼:
「主公。」
周奕朝他打量了一下,见他头发胡子齐整,面庞饱满,眼中有神,精气神良好,顿时宽心许多。
虚行之明白他的意图,脸上的肉挤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主公万请放心,我这身武艺虽不擅拼杀,处理俗务的精力却绰绰有余,在您一统天下以前,绝不会倒下。」
「听你这话,怎幺有点功成身退的意思。」
周奕没给他说话机会,叮嘱道:「得空就练功,就算天下一统,你也不可累倒。」
一郡之地就有诸多琐事,更别说这幺一大块地盘,
虚行之能将一切管理的井井有条,可是帮他解了大麻烦。
古来帝王在成就伟业,统一天下之后,多有兔死狗烹,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例子。
一些聪明人在帮助帝王完成统一大业后,为了避免被猜忌惹祸上身,便会选择隐退自保。
周奕看了自家军师一眼。
虚行之把头一低:「是。」
他应了一声,感觉自己的肩膀被拍了拍,接着自家主公就走到前边去了。
虚行之一边揣摩方才听到的话,一边脚步跟上。
「你们攻下建康不久,我一路听说此地有大战,怎没见到战斗痕迹。」
虚行之在一旁解释:「那一战是在江面上打的。」
「丹阳守将陈陵想凭江而守,可惜兵力悬殊,李靖与徐世绩两位将军分路而击,陈陵大败,后来他带着残部逃入城内,丹阳里边的清江派、阳明帮等大江联势力直接打开城门。」
「陈陵见大势已去便直接投降,所以没对城内造成冲击。」
听到这里,周奕瞧见南边有一片荷塘,正值夏末,塘中翠盖亭亭,间有残红数点,白鹭独立其上。
荷塘边有步伐匆匆的人,但也有人悠闲走动。
若是在城内血战,就难见到这番景象。
还未走到大营,又有大队人马跑步迎来。
李靖和徐世绩本在整军,闻到风声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除他们两人之外,还带来另外一名精壮汉子。
「主公。」
李靖与徐世绩一齐拜见。
「大都督。」那精壮汉子也躬身问候。
周奕上前扶起李徐二人,虚行之在一旁介绍起那汉子:「这位便是信安侯陈陵将军。」
这陈陵本是杨广授的骠骑将军,在辽东、东莱、杨玄感谋反等大战都有参与,算是能征惯战的。
「陈将军,你看不出兵力悬殊吗,怎敢出城而战?」
陈陵叹了口气:「江都大军正在海陵清剿李子通残余,几位将军此时来攻,江都无力援手,我孤军守城,又得不到城内支持,不如放手一战。」
「能胜更好,若是败了,我算尽过职责,也按照张大将军的要求,没有影响一地百姓。」
作为一方守城大将,被人闪电般击败,多少有些抑郁。
周奕的目光扫过李靖、徐世绩,虚行之,心道你输得不冤。
别说兵力悬殊,就是把江都的兵都给你,这丹阳你也守不住。
「陈将军有什幺打算?」
陈陵一听这话,立时拜道:「败军之将,哪敢提什幺打算。若大都督看得上,陈某愿为一小卒。」
周奕满意一笑,将他扶了起来。
周奕心中有数,虚行之他们能将陈陵带来,说明此人可信可用。
于是,一道朝大营方向去了。
陈陵倒是有些异。
时不时朝前方的白衣人瞧。
这位新任的主公,与自己想像中很不一样。
入到帅帐,周奕听几人详说江南局势。
林士弘、萧铣、沈法兴三人组成抗周联盟,他们占据长江以南大片领土,联手之下有四十万兵将。
接着便是江都隋宫。
有着十多万守军拱守的宏伟之墙是难以跨越的,并且,江都城中的守军全是精锐,从海陵一战中就能看出,李子通的部众完全不是对手。
江都城内有众多擅战将领,乃是扎根在长江之北的硬骨头。
啃不下来,还要随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