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白的目光中精光一闪,语气狐疑:“子业,你年纪轻轻,为何有这么深刻的见识?”
“我的亲身经历!~”方子业并没有隐瞒,而是一边与陈广白坐在了一条四角长凳。
陈希莶亲自给方子业与陈广白端来了两杯茶水,虽然陈希莶娇生惯养,可基本的礼仪还是有教养的。
她放下茶杯后,就并未多停留,而是继续走向了洛听竹,一起去隔壁聊天了。
“你的亲身经历?”陈广白颇为不信。
方子业点头,眯了眯眼睛:“陈叔,我年纪小,我做的很多事情固然都成功了。这是我的个人经历。”
“但我的经历也不止个人,您可能有所不知,我有一位师爷,他退休之后去了宜市,后来……”
方子业便把董耀辉老教授给自己留下的一些科研思路讲解了一遍。
陈广白听完,啧啧称奇:“所以说,其实那个人工智能义肢,其实是董老教授的理念,而并非你全然的原创,你是继承了董老教授的科研理念?将其付于现实?”
“差不多就是这样。”
“我师爷也留下了其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其中固然也有一部份也是脱离了实际的,但这个课题的本源思路,就是我师爷提出来的。”
“所以,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我把他的名字也加了上去。也算是一种纪念了。”
“一件事能不能成,并不仅仅只是在个人能不能将其完成,且还在于有没有人能继续将这种想法延续下去。”
“这就是传承和底蕴之一了吧……”
见识越多,方子业便越来越理解一些经典中古人的感慨。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果不以考试为目的再去翻阅初中高中时期的教材,会越发觉得那本来枯燥无味的语文教材,实则是华国精华之浓缩。
每一篇,都值得去细细咀嚼,甚至在人生的某一刻,就会形成回旋镖,正中你的眉心。
或许你与作者不是同时代,不是同地点,但在某一刻,你就能与之形成小部分的思想共鸣,跨越时间与空间……
方子业不知道陈宋老院长最真实的想法,他就算是知道了,也继承不下去。
但方子业继承过师爷董耀辉老教授的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如果方子业没去宜市拜访的话,它就会封存在那里,方子业永远也拿不到。
如果没有方子业拿到了这个笔记本,并将里面的东西仔细阅读之后并在现实中应用,那么这个人工智能义肢,或许就是别人阴差阳错下研发出来了。
再也无法雕上董耀辉三字。
甚至没有人知道有个叫董耀辉的人想过这种事情。
方子业给陈广白讲的事情,当然很重大,操作起来的难度也非常高,但也要有人去做。
没人做的话,方子业想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