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如果你不是专精且享受于被其他同行拥簇之喜悦的话,这种学术会议,的确会成为你的阻碍。”

“所以以前,我们都会建议你不要跨行太多,就是这样的意思了。”袁威宏的技术不如方子业,可经历和社会沉淀却比方子业更深厚。

所以在分析事情根本的时候,也能给一些另辟蹊径的角度。

“是啊,一个技术、一种理念,归根结底,发展起来的方向就是一种论调,一个外科医生的理解,而后成为共识,接着探讨优劣,最后经历了长久的时间验证后,才会被记录于经典教材中。”

“我们也有责任去将它们完善,而不是放逐自流。”

“师父,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我越来越发现了这一点。”方子业感慨颇深。

如果倒溯几年,方子业肯定无法体会有一个孩子的感觉,也没办法把自己的技术当作孩子一样去看待。

它是否成长,方子业并不关心,只要它不害人,谁学得会,谁学不会都无所谓。

可现在回想起来,既往的那么多前辈,一辈子都专精于一道,其实都是想将自己研发的术式带到一个自己所能抵达的巅峰之境。

包括但不限于对其重新塑造、查漏补缺等等。

一个手术被研发了出来,就要经历学术论坛的无数次考研,接受别人遇到的问题,真金不怕火炼,才能成为经典。

不然的话,外科发展那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术式被改良或者研发,但能沉淀下来的经典,并不算多的。

近些年来,外科技术发展蓬勃,改良的各种术式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终究都是背景板,在不久之后被摒弃或被取而代之。

终究起来,当医生,还是要稍微纯粹一点,不仅要纯粹到自己的熟练度达到一个巅峰,而且要将一个术式进行不断完善……

揭翰也成长了起来,而且理论知识比其他人更厚,所以就把方子业的话题接了过去:“师兄,创新是创新,传承是传承。”

“如果只有创新没有传承的话,其实也是不对的。”

“再好的手术,只有能把它们传下去,才能叫术式,否则就是个人的操作和经验,随人而走了。”

“其实我最近些年也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前辈为什么多只是搞一两个病种,是他们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现在我才晓得,或许啊,原创一个手术,比要传承一个术式更简单些。”

“创造是一瞬间的事情,但为之保驾护航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方子业扫了一眼揭翰:“你是不是在说上次兰天罗去昆市的事情啊?”

今天已经是八月五号,距离田垚他们毕业已经有了两个月时间,而就这两个月时间里,田垚就请了一次远程会诊。

让兰天罗去云省人民医院去给他兜底……

原因有二,一是方子业去太过于大材小用,二是兰天罗还是铁杆子单身,所以空闲时间比较多。

“我没有这个意思。”

揭翰摇头,接着又道:“不过师兄你这么理解也没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那一日为父,必然终身为父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