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经理!」
陈奇握了握手,坐在她对面,隔着一张大办公桌,方逸华开口就夸:「你去了趟法国,携千金而归,全港轰动,逸夫也是称赞不已,说那些人顶多有小才,你却是大才华,难得难得!」
「愧不敢当,我只是站得高,看得远,胸中有沟壑腹里有乾坤罢了!」
他谦虚了一下,道:「今天有件小事,还有件大事。左派的顽疾众所周知,就是戏院太少,而邵氏票房不佳,士气不振,坐拥16家戏院未免空耗资源,我们想租下几家……」
「绝无可能!」
没等他说完,方逸华断然拒绝:「邵氏戏院是命根子,我们不会让给别人,租用也不行!」
「大家都清楚邵氏的处境,光靠嘴硬是没用的。香港票房纪录接连刷新,你们却连一部破千万的电影都没有,大片场制度终归会完蛋,好莱坞早就证明了这点。
而且最难搞的是,你们明知大片场制度会完蛋,却挽救不了,因为积重难返。
你为邵老板守着邵氏,我很敬佩,但也该早做谋划,多在TVB那边使使力,进TVB的董事会才是真理啊!」
「这件事,任你说出花来也不行,不用白费功夫了!」
方逸华面如便秘,对陈奇非常无奈,大家都是藏着掖着婉转表述,唯独这个家伙,从来都是摆明车马说出来,让人很尴尬。
但是,她真的没有资格做主。
邵氏兄弟为什幺叫兄弟啊?这是邵逸夫与他的三哥邵仁枚合伙搞的,邵逸夫负责制作,邵仁枚负责发行,也就是院线。
1985年,德宝公司,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个德宝。
他们接手了邵氏院线。
因为在当年,邵仁枚去世了,儿孙无意入行,这才是邵氏出售院线的主要原因。
顺带一提:很多资料和小说,都说邵氏当年减产,其实并没有减产,80年代初仍旧保持年产30多部片的体量,即便在出售院线的85年,还拍了20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