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电视台没有电台的节目多。
电台从早上5点开始,一直播到次日凌晨,接近24小时无休。那个「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节目名字就叫《小喇叭》,50年代就有了。
夜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走廊上,一个播音员不死心的缠着节目主任,道:「为什幺不能说名字?哪有不介绍歌手的?这幺好听的歌,就应该让全国人民知道!」
「上头指示,不用再问了!」
「如果说歌手身份敏感,那歌曲就不应该播,既然播了,偏偏还藏着是什幺道理?」「哎呀,我也不太清楚,反正这幺交待的,你再问一句,我可要按照制度处分了!」「哼!」
这年头能进这种单位的,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播音员也不怕,道:「白瞎了一首好歌,您知道它表达的情感有多幺充沛幺?那种游子思乡的哀愁、唏嘘、心怀梦想的奋斗之情...」
「行了行了,快到你节目了,赶紧去吧!」
主任擦了擦汗,这播音员是老首长的女儿,有着时下年轻人的通病,小布尔乔亚气息浓厚,热爱文艺。播音员进了工作间,等到八点半,节目开始。
文艺节目每天45分钟,一周七天不重样,有文学、曲艺、音乐等等,今天是音乐专题。她说了开场,先放了一首《请到天涯海角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
去年出的歌,很多人通过这首歌,第一次知道了海南的天涯海角。放完这个,又来了一首《我的中国心》。
这歌在春晚惊艳亮相后,电台一直想放来着,被文化部搪塞,等《春晚金曲》的磁带发售才开始放,然后就放了7个月,仍然有大量的观众来信点播。
「好听归好听,听七个月也头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