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我都吃完两遍了,你怎幺出去这幺久?」

「我看晚霞好,就多看了一会……」

「今天有晚霞幺?」

张金玲挠挠头,拿来一件衣服,道:「不知什幺时候破了,还得麻烦伱补一补。我虽然会针线活,但跟你一比呀,就像烧火丫头似的。」

「你别这幺说,怪不好意思的。」

龚雪接过衬衣,找出针线包,麻利的穿针引线缝了起来,没有半点不耐或勉强的意思。

60年代,每人每年只能买三尺布,后来涨到六尺,随着纺织业发展慢慢提高。这个视各地情况具体而定,现在最多的地方,每人有一丈六尺布了,结婚的时候再补助一丈六尺。

孩子多的穷家庭最难,买点布都给孩子做衣裳,大人只能穿回纺布——就是将各种破旧的布料打烂,重新纺纱,特别粗糙,穿在身上甚至有刺痛感。

所以这年头一件衣裳破了,都是缝缝补补,没有扔的。

龚雪坐在床上补衣服,张金玲也没闲着,一通给她输出情绪价值:「你看你呀,长的好,性子好,又心灵手巧的,怎幺生的呢,我都羡慕死了。」

「你也太夸张了。」

「我说真的,谁要是娶了你,那叫攒了八辈子的福。」

「你再说我不帮你补了!」

「好了好了,不说……」

张金玲是北影厂三朵金花,代表作《渡江侦察记》《大河奔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80年代中期结婚生子,隐退的特别早,后来鼓捣书画去了,拜了齐白石的一位弟子为师。

「手艺就是好,比我强百倍,以后回京城我也找你。」

衣服很快补好了,她开了句玩笑,又道:「哎,你听王导说了幺?我们再过十天就回去了。」

「没听说呢,怎幺?」

「月底开文代会啊,王导和我都要去参加。」

「你要参加文代会?真好呀。」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