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59章 不同的声音

三人上楼,进了办公室,把门一关。傅奇很随意的坐在沙发上,问:「老汪,今年形势怎幺样?」

「老样子,各厂都束手束脚的,太顾及成本,不敢拍大戏。」

「那你发动全国的电影厂,与中影谈判嘛!」石慧笑道。

「根子不在中影,在国家,跟他们谈了有什幺用?中影一部片只给70万,现在拍片成本越来越高,各厂都卡着70万这条线,能拍出什幺好片来?」

汪洋哼了一声,道:「我一直在沟通,真把我逼急了,我直接上书中央!」

不要小瞧北影厂的能量,可直达天听,说上书中央不是吹牛皮,他摇摇头,道:「不说这个,你们《少林寺》怎幺样?」

「不好!」

傅奇面露愁容,道:「本来已经拍了三分之一的内容,把样片送到京城,廖公不满意,日本人也不满意,我们更不满意,推倒重来!」

「啊?」

汪洋一惊,道:「这幺大的戏,推倒重来?你们钱还够幺?」

「我找日本人谈了谈,他们愿意追加70万港币,我们再挤一挤,也能掏出几十万,差不多够了。我请了张鑫炎导演出山,剧本重写,演员重选……唉,总之烦哦!」

傅奇苦笑连连。

廖公,名承志,父亲是廖公仲恺。

他是侨办、港办主任,全权负责香港那边的事务。

今年初,他接见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点名要拍一部武打片。

左派公司接下任务,但又没钱,便找到一个日本和尚叫宗道臣,他在中国学过少林拳法,回到日本还搞了个少林寺拳法联盟,门徒十余万。

他愿意购买这部电影的日本版权,预付了55万港币。

于是左派公司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写了个剧本,风格比较严肃,主角并非后来的觉远小和尚,也没有感情线。

在香港找了个导演,挑了一帮河南京剧团的演员,主角叫吴刚。

拍了一部分,结果拿回来一瞧,戏曲风格浓烈,不像真功夫,故事乏善可陈,外景风沙大,画面效果不好……各方都不满意,只能重拍。

「廖公与我们击掌约定,要在三年内,拍36部各类题材的新电影。我们是硬着头皮上,实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