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现场的中国记者闻言自然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回答可太笋太解气了!

然而棒子们闻言却一脸懵逼,因为这句谚语吴杰用的是中文,他们早就把汉字忘光了,这会连自家的古书都看不懂,旅游时连自家古迹上的文字也看不明白,当然也听不懂这句话里的意思了。

“吴,上一届奥运会上,你参加的还是足球运动,身上穿的还是足球队服。但这次奥运会上,你身上穿的却是篮球队服。你知道这种改变一定会伤害那些从你身穿足球队服时就在支持你的球迷吗?”

这次提问的人终于变成了棒子以外的媒体,还是最近两年在足坛崛起速度惊人的《世界足球》杂志。

吴杰看着眼前的自己人媒体,当然是用早有准备的说辞,回答道:“自从我做了‘决定3’以来,很多人都说我做了一道让球迷哭泣的选择题!但其实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呢,我全都要!”吴杰说到这里突然一握拳头,调皮地对着镜头眨了眨眼,“我在这届奥运会上,原本准备了两件队服,可惜那个23岁的新规则让我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间,我都已经这么老了!”

吴杰的这番话自然引起一片哗然,现场无论是哪国的记者都没想到,吴杰居然准备在这届奥运会上同时参加篮球和足球这两个大项,但这不可能做到吧?

不过一查赛程表,这两个项目除了一场男足的小组赛会和男篮的四分之一决赛冲突外,其它比赛似乎都不在同一天?!

所以不考虑体能问题的话,还真可以同时参加这两个项目,反正参赛规则上并没有运动员不能同时参加篮球和足球项目的规定。

这时很多记者还想就这个话题再深入的询问一下,但吴杰已经推着他的行礼开始继续前行了。

这种采访本就是可应可不应,他肯在这里驻足回答三个问题就很配合了,还想再提问那就等比赛前的发布会吧。

ps:男篮大名单放在“作家的话”里了。

1988年中国男篮出征汉城奥运会的大名单——

马冬龙(87):2.18米,102公斤,19岁,中锋。

宋涛(86):2.08米,105公斤,25岁,中锋/大前锋。

潘东青(82):2.16米,115公斤,21岁,中锋。

鲁达(99++++):2.06米,112公斤,24岁,大前锋。

张效瑞(76):2.06米,92公斤,18岁,大前锋。

刘敬东(85):2.03米,93公斤,20岁,小前锋。

张继先(84):1.95米,95公斤,23岁,小前锋。

袁飞虎(84):1.96米,95公斤,19岁,小前锋/得分后卫。

张勇军(84):1.93米,90公斤,26岁,得分后卫/小前锋。

李亚光(81):1.90米,85公斤,30岁,得分后卫。

吴杰(88-98):1.90米,90公斤,25岁,控球后卫。

韩立(85):1.88米,85公斤,19岁,控球后卫。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