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门的易家?」
宋作民显然也是了解一些势力分布。
「嗯,也是文化战线的易家。」
陈着又补充一句。
宋作民陷入沉思。
陈着也不打断,以老岳父的政治智慧,他肯定能理解这一步是所有国内大型民企的「最终命运」。
当然也不是说这种命运就很差,有时候强强联合反而能产生「1+1>2」的效果。
如果某家民营一直无人问津,那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庙堂之上正在神仙打架,前途未明,无人敢轻易下场给予对方把柄,等到庙堂上决出胜负,那家企业已经成了大气候,随意动不得了。
另一种就是企业的规模,还没有达到需要「挂号」的层次。
陈主任这种人精,对这种情况自然早有心理准备。
原本的设想是,可能要等到柚米手机大获成功后,溯回才进入「某些姓氏」的视野。
他甚至考虑过本地的燕家。
但从来没想过是傻逼的易家。
其实也不对,易家不傻,傻的只有易保玉而已。
哪有这样霸道的合作方式啊,信不信如果是燕家,人家只会客客气气的寻求共赢。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是燕家,他们未必会为了溯回得罪腾迅。
只有莽撞如炮筒的易格格,才会毫不犹豫的打压腾迅势力,并且在易家老爷子灯灰烛灭之间,在所有人投鼠忌器的当口。
用这种近乎鲁莽的强硬,阴差阳错的为【回信】撕开一道口子,替它争得了宝贵的发育时间。
只能说,在波诡云的局势中,陈着做了一个未必最有利,但却最合适的选择。
(求月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