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不起眼,但是陈着有个好习惯,以前撰写《行业五年计划》时养成的《计划》就是在未来五年来,省里某个行业需要发展到什幺地步、达到什幺高度、实现什幺目标。
拟稿后经过层层叠叠的审批通过,基本就是五年内的行业风向标了。
所以拟定时需要全局调研和通盘考虑,为此也养成了陈着「走一步,看十步」的事业规划。
溯回现在虽然只是个小山包,但是陈着给它打下的基础很夯实,各项关系也基本疏通到位。
只等到一声春雷炸响,天地豁开一个缺口,在「丝丝灵气」的倾斜下,小山包转瞬间就能成长一座山峰。
这里的「灵气」,既是贷款,也有关于2008年计划中的大营销和大炒作。
「明年年底的时候,我能达到什幺地步呢?』
陈着自己也颇为期待。
男性生物都是这样,别说开公司了,哪怕就是买了一套房子。
半夜醒来上厕所,都要坐在黑暗的客厅里东摸摸西逛逛,体会着「这是我的」那种满足感。
陈着自我陶醉了半天,余光中突然发现一个穿着环卫工人制服的阿姨,正在不远处迟疑的看向这边。
她手里拎个袋子,里面装着许多木棉花瓣。
陈着瞅了瞅自己脚下的落花,瞬间明白她的意图。
陈著作为本地人,自然知道木棉花有清热解毒,驱寒祛湿,化痛解淤等功效。
老一辈的阿叔阿婆,他们甚至还会把木棉花搅碎了做成饼吃。
估计这个环卫阿姨也是想把落下来的木棉花捡回去,但又不敢打扰这位年轻的老板,所以才巡犹豫的等待。
陈着笑笑,没有继续在这里逗留,主动让开了位置。
环卫阿姨似乎感受到了陈着举动里的善意,皱着像橘子皮一样衰老的皮肤,
有些感激的说道:「老板,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新年快乐。」
陈着温和的回道,顺手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递过去。
环卫阿姨矜持着摇头。
科技谷园区的制度非常严格,舒原院长作为学者型商人,骨子里还是有一些理想化的东西,所以严禁服务人员收受礼品。
陈着显然知道这些规矩,所以也没有勉强,转身走了两步,只觉得阳光晒在眼皮上非常舒服。
募然一转头,发现环卫阿姨蹲在公司门口的那颗木棉树下,开心的捡着花瓣风吹起她鬓角枯黄的头发,露出脸颊上的皱褶都是满足。
可能对于她来说,这一袋木棉花瓣煲汤带来的幸福,远胜于年轻老板掏出的那个红包。
「新年快乐~」
陈着驻足片刻,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低声轻诵一句踏步离开。
这个时候还比较早,陈着先回了趟家,母亲毛晓琴正在贴着对联和福字贴。
如果时间向前推几年,贴对联的方式应该是在锅里熬一些浆糊。
热腾腾粘稠的像米粥一样的浆糊,有着胶布一样的作用。
不过这已经是2008年,时代在发展,哪怕毛太后平时也很节俭,但是几块钱的双面胶依然替代了免费但是需要熬制的浆糊。
「你回来了正好。」
毛晓琴招呼道:「你个子高,门上面那个福字你来贴。」
陈着乖乖的过去做事,但是嘴里也说道:「妈,我一会还得出去。」
「找俞弦吗?」
毛太后问道。
「不是。」
陈着摇摇头:「俞弦估计忙着陪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呢,他们家不少亲戚来广州过年了,我这边是有个外地同事没回家,拿点东西去慰问一下。」
毛晓琴微微颌首,她也没有多问具体的细节。
就像黄柏涵说过的那样,毛晓琴是80年代少见的大学生,所以思想和认知这方面都比较成熟开明。
虽然对于几子创业也有诸多担心甚至抱怨,但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点没有打折扣,并且绝对不干预。
「晚上要去利苑吃年夜饭。」
毛晓琴提醒道:「记得早点回来。」
「知道了。」
陈着应道。
这里又反映出一个南北文化差异的地方。
在北方的春节期间,那边的饭店几乎都是关门的,因为在北方的社会风俗里,只有「孤家寡人」春节的时候才去外面吃饭。
正常人都是要乐呵呵的在家「包饺砸」。
但是在粤东和海南这边,有很多家庭都会提前在饭店预定好位置,专门把团年饭放在外面的酒楼。
即便大厅里桌与桌之间互相不认识,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热热闹闹的各吃各的。
唯一和平时有些区别的是,结帐时需要加收10%的服务费。
陈着从家里拿了点叶儿粑和酿豆腐,搭车来到体育西那边的房产中介门店。
广州街上的车流量明显减少了很多,总是堵车的CBD这边居然空旷的像巴音布鲁克拉力赛道一过了很久,才有一辆计程车疾驶而去。
不过逛街的人依然很多,毕竟除了本地人以外,也有很多留守下来的外地建设者。
路上到处悬挂着红灯笼,张灯结彩的好像给这座往日冰冷冷的快节奏城市,
换上了炫丽的新装。
耳边偶尔有「咚咚锵锵」的声音传来,这是粤东地区的传统舞狮节目,还有很多退休领导在老干部局的组织下,义务为市民写对联。
在一声声夸奖中,找到了曾经在职时的心理满足感。
外面人声鼎沸,但是中介店里门口罗雀,空荡荡的只有店长宋晴一个人。
这也正常,哪个正常人会在这时候来中介店找房子。
「老板怎幺有空过来呢?」
宋晴一擡头看见陈着,疑惑的询问。
宋晴又是另一种下属,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那种类型。
很多事情只要告诉她,我需要达到什幺样的效果,然后就可以放手了。
当然宋晴也不是完全不犯错,就好像之前在地市出差的时候,她也因为在学校门口宣传学习网,和小城市的补课教师起了冲突吵架。
但是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与企业同甘共苦一起成长的、勇于担责的下属,那就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和成本。
好在溯回还年轻,陈着也年轻,完全等得起。
「新年快乐!」
陈着也把一个红包递给宋晴,里面不多不少也是1000块。
「谢谢老板!」
宋晴也不客气,乐呵呵的接过来。
厚度还不薄,不过陈总一直都不是小气的人,这是员工们一致认定的事实。
「你今年不回家。」
陈着把酿豆腐和叶儿粑放在桌上:「这些是我外婆家的土特产,那个是俞弦亲手做的小零食,我觉得味道都不错,带一些给你尝尝。」
宋晴老家是贵州的,没回去的主要原因就是中介公司年后就要正式开业。
千头万绪杂七杂八的准备工作,都需要一个人来牵头负责。
还一个原因就是没买到火车票,她又舍不得坐飞机,索性春节就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