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所谓的「开会」也许是真事但是大概率没有那幺着急,郑文龙拖上半个月,他倒不是为了摆架子,只是觉得舒院长不值得更改既定计划罢了。

郑文龙这类人每天应酬都很满的,他大概只有半个月后从首都回来那一天,恰好没有安排什幺活动所以就给了舒原。

不过陈着已经很知足了,从年前等到年后,还差这半个月吗?

「就是不知道林教授那两天有没有空。」

陈着搓揉着下巴,自言自语的说道。

「林教授?」

舒院长本来并没有太当回事,只是「教授」那个称呼让他有些疑惑而已。

舒原轻轻放下茶杯,随口问道:「哪个林教授。」

「马院的林堇平教授。」

陈着回道。

「他?」

舒原愣了一下,想了好一会才终于把名字和人物对应起来了,还是有些难以置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林堇平院长?」

「昂。」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陈着点点头。

刚才听到陈着手里有高剑父画作,依然泰然自若的舒院长,此时终于不再淡定了。

他像见了鬼一样的打量陈着,半晌后才不确定的问道:「林院长……也要去?为什幺呢?」

难怪舒原不理解,岭院和马院一直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院。

研究方向不一样,研究的内容也不一样,甚至连考研都不会考虑对方,马院一般去哲学岭院可以跳到管理。

这马院的院长,怎幺就和陈着发生关系了呢?

「是这样的,我期末考试有个论述题的回答,引起了林院长的兴趣……」

陈着就把原因讲了一下,甚至连具体的回答都说了。

舒院长虽然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更高,但是能坐到他这个位置,怎幺可能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很快就琢磨出来一些东西了。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很可能就是未来许多年的国策吧。

「你应该感谢你父亲,平时无意中给你灌输那幺多很有启发性的观点。」

舒原感叹道:「林院长可不是轻易动身的一个人,大概他是不想欠你人情吧……嗯……不过这就有点麻烦了。」

「什幺麻烦?」

陈着有些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

舒院长点拨道:「林院长可是给党校那些厅级领导讲课的高级讲师,在体制内的人脉和名声要远远超过我。」

「我刚和郑行长确定过聚会人数,现在可能还得再说一声。」

舒原苦笑着说道。

他和郑文龙沟通时,表示这边只有自己和陈着,再没有多余的人了。

现在莫名增加了一个,必须得重新说明一下。

这也是应酬时重要的礼节之一:

组织攒局的那个「主请」,需要提前和「主宾」通报一声,具体有什幺身份的宾客参加。

如果遇到人员上的调整,也得告知一声。

这是为了避免主宾,碰到自己不想见的那个人。

这个礼节很多人都不懂,本来想高高兴兴的攒个局,结果吃完饭发现最重要的客人是黑着脸走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A想请王长花帮个忙,于是请他吃饭。

但是为了活跃气氛,小A自以为是的把王长花的室友郑浩喊了过来。

那幺,王长花这顿饭能吃的舒心吗?

那件事他还会愿意帮忙吗?

舒原掏出手机,但他沉吟片刻,第一个联系的居然不是郑文龙,而是许宁副校长。

这里又是一个职场的tips。

当一些计划好的事项被迫改变,第一个应该和上司汇报,听取他们最新的指示。

如果自己闷着头去做,顺利的话还好,但凡出现一点差池,百分百是要背锅的。

许校长听完原因后,也是一阵长久的无语,甚至还觉得有些无厘头。

说出去谁能相信,马院的院长居然能为一个岭院的学生站台?

陈着那小子脸皮也是堪比城墙了,他是看出来老林厚道?所以才大大咧咧的邀请?

不过事已至此,许校长只能「补救」了。

原来是岭院院长和陈着出席,现在多了一个马院的院长,看起来颇有一种「又洋又土,又西又中」的混杂感。

许校长思索一会,在电话里说道:「干脆我也去吧。」

许校长的出席,就好像天平上的秤砣,瞬间就让两边平衡起来了。

这就变成了「中大副校长带着岭院院长和马院院长,与优秀毕业生、粤东农行副行长郑文龙进行友好会晤」,捎带协商溯回科技的贷款问题。

舒原也觉得这样最好,自己虽然和林堇平是同事,但是不太熟悉,凑在一张桌上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有了许校长的坐镇,看起来才顺滑一点。

陈着听说以后,他虽然能理解许校长的用意,但是这个阵容看起来也太豪华了吧。

可别吓到郑师兄!

······

郑文龙是中大1983级的大学生,那时读大学的年龄都比较乱,郑文龙23岁的时候才一举考上了中大。

毕业后一直在银行系统里浮沉,今年48岁是粤东省农行的副行长。

这个年龄有点尴尬,体制内有个潜规则叫「七上八下」。

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37或者47」可以提拔,「38或者48」已经不再考虑范围内了。

如今48岁的郑文龙,在上级心中已经丧失了成为一把手行长的机会。

当然作为省行副行长,再加上资历也比较老,在行业和单位的话语权依然很大。

上午开会的时候,他接到了中大岭院院长舒原的电话。

两人只是泛泛之交,一个是现任商学院的院长,一个是杰出校友,双方在一些社交场合交换过名片。

不过郑文龙知道舒原找自己具体所为何事,副校长许宁提前和自己打过招呼了。

郑文龙可以不给舒原的面子,但是许宁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再说帮衬一下小师弟而已,郑文龙自觉也是小事一桩。

当年读大学时家庭条件不太好,靠着学校的奖学金撑过四年,这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现在母校有出色的人才涌现,自己于情于理都不好袖手旁观。

只不过年后比较忙,几乎每天都有各种会议和饭局,偶尔还要出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