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除了市和县的领导,甚至更高的省领导,反正只要是行政体系这一块的,陈着都不会【主动】找。这个“主动”就是关键词,不能像是在外面被小混混欺负了,到处找人告状诉苦,传出去掉了“陈委员”的名头。

但是,又如何把整件事合理合规的发酵,让那些领导们积极的询问和关注呢?

陈着打了两个电话,第一个电话是给《羊城晚报》的邓栀,第二个电话是给新华社广东分社新闻中心的主任李军。

李主任就是在陈着拍下和世界首富用餐机会后,对陈着进行采访的新华社官员,也是“第一次艺术已成名场面”的见证者。

之所以新华社编辑为叫“官员”,因为它不单单是普通的媒体喉舌,还是宣传意识形态、引导社会舆论、针砭时弊谬误的主体机构。

因为和邓栀的关系更亲近,陈着就没有隐瞒,把前因后果都讲了。

就是准备把外公外婆接到广州过年→发现村欺行霸市的恶霸→警告无效后,准备把这伙人铲掉。邓栀自然很感兴趣。

新当选的省城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第一次出手就是“为民除害”,还是非常具有有新闻价值的。不过事件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邓栀想去东源县看看。

对于栀栀姐这种负责的态度,陈着没有拒绝,再说新闻稿他还想亲自过目一下,于是把地址发了过去。但是和新华社李军沟通的时候,陈着就换了个说法,变成了:

因为有了微末的成就,再加上被选为政协委员,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盼,想为老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结果回来考察的时候,见到了当地恶霸耀武扬威的嘴脸→

陈委员就觉得,面对这些阻碍发展的毒瘤,必须坚决的予以清除,这样才能营造公平正义的投资环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

李主任是个颇有正义感的新华社官员。

当初采访陈着的时候,他连中大的一顿便饭都不愿意吃。

此时听说了这件事,李军自然明白,陈着大概见到了一些看不过眼的事情。

但他压根不是想解决事情,而要根除制造问题的人。

如果是前者,陈着直接找到当地领导,亮明身份后,在那种偏远小城市,谁又敢得罪这位全省最年轻的政协委员。

这些所谓的当地嚣张势力,保证被按着头道歉。

但是把问题摆到“新华社”这个层面,那可就是要树立典型,彰显法治,甚至在全国范围进行整顿了。李军同样没有拒绝,于公于私他都有充分的理由介入。

只是和邓栀一样,李军也打算现场了解一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