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鲜船!你竟然还买上了收鲜船!」周大诧异了。
周二也有些不敢想像,他到底有多少条船。
「你到底还有几条船没交货啊?前几天不刚看你又开了一条小一点的渔船回来?那造船厂都快成你家的了。原来大家都说的是真的,你还有好多船没回来。」
叶耀东呵呵笑,「也没有,近海的那些船现在是全部都交到手了,就差大船了,没那幺快。下一条应该是收鲜船先到手了。」
「你可真是……太厉害了,真的是我们全村的榜样。」
「船王东是真的一点都没叫错。」
叶耀东又道:「大家渔船相隔不远的话,收鲜船收货也方便一点。海域那幺宽广,几条船算什幺。」
「好,卖给谁不是卖,一样的价,肯定是优先给咱们自己人了。」
「行,到时候肯定是按市场价格来,别人怎幺收,我们当然也怎幺样,杂货也可以直接卖给我,补贴一下油钱。」
「没问题,到时候,你叫我们留,我们就提前留起来给你。」
「好。」
村子里总共就这几条大船,货都被他提前预订了,到时候也不怕对接的渔船少,做亏本了。
两兄弟说完也去忙活整理上船的物资。
他们几条船在整理完东西后,顺便也提前将船开出去加油加冰,免得三更半夜加不了。
这一趟,裴父没有再去了,去的是阿光,不过他船上的都是裴父以前的一些朋友,跟村子里的老渔民,唯一一个小的是继弟。
再加上跟他们兄弟的船都是一道的,几条船同进同出,还有叶父在别的船上看着,所以裴父相对来说也放心。
等到夜里的时候,一溜烟的汉子就陆陆续续的上了船。
东升号、顺丰号、丰收号三条船承载了父子女婿,但是周大他们四兄弟那条满仓号可是承载了整一船的亲族。
全都是他们周家的男人,上阵父子兵,打鱼亲兄弟,出海整一船都是亲人,祖孙三代,最小的也有16岁,也跟出去。
其他人看着没多大感觉,毕竟出海就是这样,一船都是自己的亲人很正常。
但是叶耀东看着他们一船的人,却有些心酸,这要是出事的话,整一个家族真的是天崩地裂。
可是没办法,出海讨生活,也是能挣工钱,本来一条船也是集全亲友的能力去合伙买下来的,能叫自己人干,肯定不能喊外人。
叶耀东他是自家的船太多了,大多都租给亲戚了,亲友们只要不是人品太差,名声不好的,都沾着光,所以船上亲戚会少一点。
「看什幺呢东子,赶紧去船舱里给妈祖上三柱香。」
「哦好,就是觉得周大他们也挺会取名字的,渔船叫满仓号。」
叶父也笑呵呵的望了过去,「是挺好的,大家取名字都是图一个吉利的。」
「听说他们几家可是掏空家底才把船开回来。」
「迟早也能赚回来的。」
「嗯。」
叶耀东随便应了一下,先去给妈祖上香,然后才回到驾驶舱开船。
冷风咧咧,驾驶舱里面也冷飕飕,不过还好吹不到风,没一会儿也渐渐温暖了起来。
四条大船一起航行了三四个小时,路过的渔船纷纷侧目,少有这幺多大船一起往一个方向走。
直到凌晨天蒙蒙亮,他们才分开,各自下网,边作业边继续往东海的方向前行。
阿光难得自己独立掌船,一下子兴奋的很,一直找叶耀东连线聊天,等到开始干活了,他们才各自先去休息补觉,这才消停。
大家都习惯了海上枯燥的捕鱼工作,大冷天的在海上工作也格外的受罪,寒风刺骨,海水冰凉。
拿高工资都是有原因的。
风大浪大的捕捞了三天,叶耀东就提议靠岸卖货。
寒冬冷风萧萧,海浪也滔滔翻腾,靠岸卖一波货,也能避免一直逗留在海上承受大风大浪,他眼瞅着风浪也不小。
顺便也正月十五了,上岸卖个货,大家还能顺便过个节再出海。
周大他们觉得靠岸卖货,时间都耽误在路上跟卖货上,来回油钱也不少,不划算,但是叶耀东都那幺说了,他们也勉强同意。
不过等他们靠岸后,发现下起了大雨,顿时也觉得幸好靠岸了,明明昨天瞧天气预报,本市今天是阴天的。
心里同时也不由得对他多了一份信服,还是他的判断力比较准确。
「这好好的竟然说下雨就下雨。」
「更冷了,都过完年了,过年那几天都还升温,没想到现在又降温了。」
「冻死在春天里,你们有没有听过?等开春了还会冷」,叶耀东笑着道,「趁着这会儿岸上人不多,把杂货先搬上去称给阿亮他们带回去。其他货我也挑一下,称了之后,开单给你们,等回家去我家拿钱。」
「行。」
叶耀东招呼其他船先把货擡出来给他挑,他要的货就擡上岸给王光亮。
王光亮他们也在那里议论,说出来的时候家里还阴天呢,没想到刚到市里就下大雨了,要是家里早一步下,他们就不用出来收货了。
倒是也歪打正着,还能帮叶耀东把货带回去。
「东哥早上家里有你的一封信收到。」
「什幺信啊?」
「不知道啊,我中午才去上班,然后就开船出来了,听人说的。」
「行,我等会去市场卖货的时候,顺便打个电话回家问问。」
叶父在一旁激动的问:「东子,是不是你年前那会儿上交了两条一大一小的鲸鱼,市里给奖励了?」
「有可能?」
「那……那等会儿赶紧打电话回家问问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