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批评方星河的文章远不止一篇两篇。

因为他触犯了此时的大忌——威胁记者。

没经历过90年代的孩子很难想像纸媒时代的第四权有多幺骄横,他们同时掌握着采访权、发行权、传播权,最终形成了定性权。

对发生的一切事与人进行定性,进而形成一种权威解读,以「我」为准绳。

普通人没有渠道了解真相,也没有精力去查证细节,只能被动接收灌输,然后对执笔的文人们致以崇高的敬畏。

这造就了他们清贵又高上的地位,也养出了他们自诩为「使命感」实则极易刚愎的气性。

现在,小小一个方星河,居然敢挑战我们的权威?

反了天了!

徐仁杰在所有抨击者中根本排不上号,只是因为特殊的身份,而成为「方星河不得人心」的又一力证罢了。

除了南都,另有扬子羊城等20余家全国性报纸跟进。

他们发动了强大的影响力,采访了一个又一个名人,媒体界、教育界、文学界,皆因此事而闹得沸沸扬扬。

但是,有一种很奇妙的状况正在发生——

现实世界,与媒体笔下的世界,出现了巨大的割裂。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都看报纸的成年人,那幺你会发现,全社会至少有70%的声音正在批评方星河,将之视为一个狂妄粗鲁、不守规矩、偏激暴躁的坏孩子代表。

在这样巨大的声量下,赵春华、王亚丽、陈丹娅等等愿意为他解释的人,也被压制得难以支应。

如果你是一个不看报纸的人,那幺岁月静好,世界一片安详。

小燕子真可爱、工资越来越不够花了、诺基亚的中文汉显手机好时髦……

少年作家?不感兴趣。

而如果你是一个之前就知道方星河的中学生,那幺你会忽然发现,方哥正在焕发出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他是1999年想像不到的那种屌。

原本只有女生喜欢聊方星河,男生更多时候都是在用不屑一顾来掩饰酸意,然而经过了「谁还不满14岁」的催化后,那点脆弱的反感顿时岌岌可危。

于是,方总看着忽然再次暴涨的星光值,笑开了花。

半个月前,星光值是1800多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