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坏事,想到就去做,别管结果,也别想什幺意义,做做看再说。」
「是啊,去试试嘛!」
母亲开口附和,随后好奇的问:「是不是那个什幺出版计划?」
「嗯。」
丁妍轻轻点头,并且瘪着嘴道:「被方星河骂得很不服气,忽然想写点什幺了。」
母亲反而来了兴致,伸出手:「那幺夸张?来,借妈妈看一眼。」
「好。」
丁妍把书递过去,然后她就看到了父母这辈子从未有过的坐立难安。
「嘶……哈!」
嘶可能代表辣,哈可能代表烫,不确定,反正两个中年人嘶嘶哈哈了小20分钟,脑门上都出汗了。
中年残尸、中年木偶、中年小丑……方星河骂得一点都不脏,但是太狠了。
不那幺固执的中年人汗流浃背,固执专横的中年人破口大骂,都是此刻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常态。
丁妍看到父母读完文章之后半天都不吭声,于是主动追问:「爸爸妈妈你们觉得应该怎幺评价这篇文章?」
「额……这个……」
并不专业的父母支支吾吾,心头仿佛有千言万语,可是一旦涌到嘴边,就蛰得舌头生疼。
怎幺评价?
我想骂一句卧槽,不知道行不行?
……
「其实不是评价不了,而是想要客观的评价,很难。」
重新凑到一起的信号三人组,又加上一个默言,以及抽空来催命的王亚丽,正聚在石铁生家里喝小酒。
花生米,拍黄瓜,猪头肉猪耳朵猪肚的熏酱拼盘,原本是聊《80后最强音》审稿的事,结果聊着聊着又拐到了方星河的《青春》上面。
余桦一针见血:「从取悦现象着手,大逻辑无懈可击。」
刘震云滑头:「好就得了,20岁以下,没见过这幺好的。」
默言简洁:「他的创作独立性非常罕有。」
石铁生什幺都不在乎:「骂得痛快,虽然对同辈略嫌苛刻,但我特喜欢他对中年人,对父母,对不正确取悦对象的痛批与怒斥。」
在一旁唰唰唰记录的王亚丽瞥了一眼刘震云,笑骂道:「什幺能发,什幺不能发,我心里有数,自己人聊天就大大方方的聊呗。」
刘震云也不尴尬,但确实真诚了些。
「《青春》是典型的方氏语言风格,与之相比,更具意象性和情感力量的《长大》反而不像是他的作品了,从情绪的角度来讲,《青春》显然要更酣畅,他刻意降低了文字的门槛,只为骂个痛快,这份凶和狂,在当今文坛是独一份的。」
余桦继续强调:「立意没问题,逻辑也没问题,结尾有点问题,但不大。」
「还不大呢?」石铁生哈哈大笑,「新概念还办个屁啊,盘子都快被他掀了!」
「那倒也不至于,萌芽+十四所高校,这点压力还顶不动吗?」
「也很难讲。」
王亚丽忽然插口,聊着聊着自个笑了起来。
「我出来前,社里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全是投诉的,哪怕早有预料,可这股子怒火也确实太凶猛了些,他啊,得罪的可不是一批两批人呢……」
确实,方星河自己也感受到了。
星光面板上,浮粉疯狂往下掉,从未如此迅猛过。
理论上,作文集今天最多卖出25万册,可是仅仅一上午的时间,他掉的浮粉都不止50万了。
到底有多少学生和家长看了《青春》之后好感归零?
暂时不好统计,他只知道,风暴才只是刚刚迈开脚步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