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样一刀切并不利于构建核心粉群,但是没办法,谁都不敢赌,只好默认现状。
安全大于未知收益嘛。
前车之鉴正是初代顶流我签哥,在南韩务工时,idoI炒粉是常态,大家都能保持默契,然后回国之后他继续来者不拒,结果集邮女一个不满意马上发小作文。
他的教训把1.5代顶流我峰哥吓怕了,不炒粉改炒鸡,结果更倒霉,正好撞上叔叔们日常刷经验·
二代顶流我鸡哥愈发严谨,进行了严格的资质审查和事后处理,结果两年半以后到底还是被资本给翻了出来,一棍子直接敲死。
反倒是Prada吃违约金吃得满嘴流油,拿口碑换现金,也不知道是哭唧唧还是乐嘻嘻·—·
总之,后来流量明星基本默认,要远离粉丝,保持独立。
但是你方哥准备打破铁律,广交好友。
谁说偶像不能跟粉丝做朋友的?
那是你们不懂真心!
当一切都结束时,已是下午5点多。
方星河带着王亚丽、远征、刘恒、查理,去跟副台长混了顿大餐。
半离休状态的现任台长何均设宴,并且全力以赴,搞出了一个超高的规格。
四位副台长、杨欣李红两位台柱子,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金钟鸣和总编陈晨,省里宣传口两位重要人物,文化名人作协主席张校天名义上是宴请王檬老师和首都的客人,实际上话题主要围着方星河展开。
大家兴致勃勃的聊着今天的节目,对方星河大加赞誉。
「就没见过这幺激烈又有意义的冲突!」
谢戎起的头一一那个想当方星河便宜岳父的副台长,挺有杀气的一个名字。
他特别想把节目延续下去。
「小方,首期节目的收视率是不用担心了,你觉得我们能不能借着这股势头,把《对话》常态化的办下去?」
方星河擡眼一警:「你问王老师,他要是愿意常驻,那有什幺不行的?」
王檬擡手指着他笑骂:「我顶什幺用?思维不如你一半敏捷,你来当副嘉宾,节目才有可能办好、办有趣、办长久。」
「我可不干。」
方星河果断拒绝。
「?」已经不大管事儿的何老很惊奇,「你不是最想火吗?常驻节目,每个月4次曝光,对你大有好处吧?」
杨欣也跟着劝:「星河弟弟,今天你生产了很多金句,节目播出后肯定会变成流行语,可见这种节目形式对你也是很有促进的。
以你的能力,只要常驻下去,很快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固定的收视用户,扩大你的粉丝群体,何乐而不为呢?」
「对嘛!」
谢戎循循善诱:「在咱们自家节目上,你想骂谁就骂谁,看谁不顺眼,干他就完了,又能爽又能火,这不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都对,但是方星河只是摇头。
「不行,我不打算过早消耗我的形象。」
「消耗形象?」
一桌子人面面相,全都茫然了。
只有冯远征理解,主动站出来为他解释。
「小方以后要做演员,他有冲击影帝的能力和想法,所以就不适合过多曝光在公众面前。
长期主持节目,虽然能够培养粉丝群体,但是也必然将形象固化,这种情况,好演员是非常忌讳的。
比如陈道铭,还有我们院里的蓝天野于是之等艺术家,非必要情况下,绝不会出现在节目中。」
「噢!是这样啊—」
大家都是在文艺圈里混着的人,完全能够理解其中逻辑,可是并不妨碍他们失望。
「当演员?确定了?」
何均试图再劝一劝:「以你的能力,做个文学家多好,清贵,显赫,钱也不少,何苦去做什幺演员呢?」
金社长马上附和:「对啊,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打滚,那幺累,却赚不到几个钱,除了光鲜些,真没意思。小方,我就是咱们吉省电影协会的会长,长影厂遍地熟人,你信我,再考虑考虑。」
陈总编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例对比,
「章子仪算火吧?她今年拍的那个李按的武侠片,片酬才十几万,嘿,在天上吊来吊去的,多辛苦!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实力,随便写一篇杂文,投到哪里都能拿到千字千元的稿费,差距多大?」
「我知道,感谢大家的好意。」
方星河笑着示意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