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闲得蛋疼的大师叫做赫塔·米勒,德国作家,以其独特的诗意语言和对极权主义的批判着称,一直被视为必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重要文学力量。
她在报纸上公开力挺方星河。
「首先,我最关注的Starriver,身份是一位作家。
在身为作家时,他以不落窠臼的叙事结构和狂放华丽的行文着称,常常向严肃传统发起激烈挑战。
而在拍摄人生第一部电影时,身为导演的starriver却又回归传统,以最规整的叙事,实现了雅俗共赏这一目的。
我不认为他没有能力在电影语言层面上搞创新一水平到一定程度的作家应该懂我的意思驾驭画面、色彩、台词、音效等多种元素进行重组,可比驾驭单一的文字进行创新要简单得多。
starriver明显在更高层次上,所以,你们不能将他的克制判定为只能规整,他只是在这样那样的重点中选择了凸显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表演,仅此而已。
效果如何?不必我多说,铺天盖地的影帝影后呼声便是证明。
话又说回来,他真的是一个好离谱的作家一我一直将他归类为作家,但是照这样再拍下去,文坛大约就要把他开除了。
因为,他为电影而写的那部同名小说真的很烂。
这又是电影和小说的不同。
对着大屏幕里方和刘的那两张脸,我看得津津有味又哭又笑。
回头再翻同名小说,呸,什幺狗屎!」
米勒这货也是一个狂人,他的点评高高在上,充斥着文学大师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优越感。
讲句大实话,普通读者和影迷其实并不感冒。
但他的作用也不在大众层面一评审团里的埃及作家艾哈迈德·马赫穆德可是他的小迷弟。
情报来自于LV的关系网,请动了米勒发言的力量则不必细究。
展映的这10天里,水军头子可是一秒都没闲着。
不会有人真以为坎城等欧洲三大真能完全保证公平吧?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虽然坎城的评审团不能像奥斯卡那样直接进行公关,但是争奖的门道仍然不少,方哥可不是干等着天上掉馅饼儿的性格。
但是,他能反驳所有对于《少你》的不看好,唯独反驳不了一个大热话题刘一菲拿表演奖的概率高于方星河。
三个原因。
第一,陈念的表演空间确实更大。
小北的爆发更多在于动作和肢体,而陈念的爆发在于情绪和灵魂。
同样的审讯戏,小北的表演必须被动,而陈念的更挥洒,没办法。
第二,方星河的票数太分散。
编剧是他,主演是他,导演仍然是他,所有的奖,他都有资格拿。
但是,不可能所有的奖都给他拿。
所以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最佳导演三大个人奖项,大概率只能拿一个。
拿影帝反而不如拿佳导。
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第三,最佳男主的竞争对手更强。
本届坎城缺乏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女性表演,可是男主里面的《乌扎克》、《神秘河》、《迷路的人》都是重量级对手。
方星河绝对贡献出了影帝级别的表演,但是能不能拿影帝,已经完全不再取决于他的表演。
闲聊时,巩俐和他开玩笑:「有没有后悔把茜茜调教得太出色了?她的最佳女演员获奖概率,正在挤压你的最佳男主——..」
刘一菲和刘小丽同时转头,看向方星河。
最近几天,这个话题在媒体上炒得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