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在想:他是谁?他要做什幺?他为什幺要这样做?
他帅得耀眼,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深藏着一种病态,藏在每一根骨头内部的髓和血里,我从来不认为他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想要解构这种病态,探寻他藏在最深层的东西。」
王佳莹:「我的书是写什幺的?写我对他的喜欢。
对,我喜欢他,这是一个深藏在我心底却很容易就被同学们发现了的秘密。
从魔都回来之后,我一直在写各种毫无意义的句子,错乱、纷杂、琐碎、矫情、怯懦、自私、阴暗—
我真的写了太多这样的句子,有一整本笔记本那样多,我觉得把心中的情绪悄悄的书写下来,能够有效疏解我心理上的蠢动。
结果并没有,最终让我安静下来的,是他的那篇《青春》。
我忽然意识到,噢,原来他是这样看待我的啊开始很伤心,中间很愤怒,后来渐渐释然一一他的看法很对,我确实不配和他同时列在哪份名单里,尽管我也拿了一等奖,已经事实上的和他并列。
于是我整理好情绪并且鼓起勇气,把我的暗恋写下来,以及公开出版,用这样的方式来对抗他的评价。
其实说对抗并不准确,我只是想告诉他,尽管我的内心仍然卑微,可是喜欢一个人向往一个人这件事本身,永远都不卑微。
这本书,我不是为自己而写的,我是为了天下而间万万千千同样喜欢方星河的少女而发声。
我们配不上你,但我们配得上爱。」
校园爱情、反骨仔、窥私癖、大胆的暗恋宣言—
真的,首届新概念获奖者真tm是一群可教之辈,完美get到了民众最感兴趣的点,瞬间就把舆论给挑动得沸腾起来。
气得阎烈山和程一中眶拍桌子。
「草!这能是一群学生的手笔?」
「妈个逼的,居然敢跟老子玩这一套!到底是谁?!」
还能是谁?
你方哥呗。
每一个需要接受大媒采访的玩家,具体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发挥,都得到了方星河的遥控指点。
在王亚丽、陈丹娅、赵春华等人的配合下,发动一些媒体里的人脉,去完成这种省心省力的非天然采访,再写出一份定向宣言—"soeasy。
水军头子把职业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叫王亚丽等人都震惊不已,同时也一招打在了难防系的七寸上。
新闻学定律:想要消灭一个热点的最好方式,永远都不是直接A上去,而是用另外一个热点去分散群众的关注,自然降热。
难防系集体骂了方星河四五天时间,眼看着影响力越来越大,即将把他按在地上用力摩擦,却在韩涵发声之后忽然发现,自家的新闻没人看了。
【首届新概念所有获奖者集体反抗方星河】
【方星河出钱出力,却无人领情,恐成笑话】
【方星河的第一个人生滑铁卢,居然来自于最该崇拜他的同科】
【青春文学大潮将至!】
【80后文学青年的第一声怒吼,直指创造者方星河!】
【超级多角恋!方星河同新概念复赛女生们不得不说的故事,涉及者高达百人!】
瞧瞧,新的热点是不是更有看头了?
不比你们这些资媒天天异口同声的骂他道德败坏有意思多了?
在此之前,方星河一句反驳都没有发出过,任由他们铺天盖地的疯狂折腾。
粉丝虐了,星光收了,商业伙伴检验了,但是嘴炮坚决不打,等到打不出什幺油的时候,反手这幺一抽梯子—
嘿,直接从根子上把他们给干灭火了。
而且最让着帮公知难受的,其实是方星河那种完全无视的态度。
真就当你们是屁,随便使出多大的力气,哥们看都不看一眼。
伤自尊,倒在其次。
最难熬的,是那种从内心深处涌上来的无力感,就感觉里里外外都是失败,
吵没吵赢,骂没骂动,真他妈像是小丑一样。
然后萌芽和作家出版社都乐开花了,本来已经停滞不动的《首届新概念作文选》销量,忽然又开始往上,而且蹄得极快。
25万册全部售空,加印5万发下去之后,很快文再次告急。
青少年们也乐呵,不管喜不喜欢方星河,都有一种「很快就能看到大批青春读物」的强烈期待感。
这年月,他们是真没有什幺合适的东西可看,网络文学之所以刚一诞生就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不管多粗糙的作品都有大量读者追捧,正是因为当今时代太缺乏这类青春读物。
Z世代的挑嘴,纯属是被海量的娱乐产品给惯出来的。
好多乙世代根本不看网文,甚至不看青春文学,一提起来就是满脸不屑:那种垃圾,看一眼都浪费生命。
但是,只要把电影、偶像剧、爱豆舞台、综艺、短视频、漫画全部封禁,你看他们还读不读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