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下述对话——
「高中?大学?」
「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
「我在你们学校有一点人气?」
「不是一点!超级、超级、超级火的!我们班的女生一大半喜欢你!」
「为什幺?」
「因为你帅过古添乐!」
……
「我念念念念国三……」
「你们很喜欢《苍夜雪》?」
「是是是是的……」
「为什幺?」
「啊?没没没没有为什幺,就就就是都喜欢……」
……
聊多了之后,情况变得极其明确。
新加坡主要是女粉,其中,颜值粉和苍粉各占一半,没有所谓的理念粉。
坡县普通人对他的了解少得可怜,甚至不知道他的具体经历。
只有那些狂热级别的粉丝,才能通过国内网际网路,梳理出方星河的崛起全貌。
对了,杂文集《少年的我》,未能在坡县出版发行。
当然,这并不妨碍坡县粉丝购买大陆版直接运回,但普通人几乎是看不到的,没什幺机会,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与之相反的是,《苍夜雪》反而得到了官方一定程度的推广。
热销之后,报纸上的讨论也很热烈。
主流媒体非常「客观」地点评了国内的生存环境、发展困境、反腐压力,并且在赞扬方星河的同时,也惋惜他生在大陆……
整体而言,这边的舆论环境实在太「怪」。
结束签售之后,回酒店消停眯着,丁总匆匆赶来。
「星河,明天的开业仪式有问题吗?」
「没问题啊,为什幺这幺问?」
「额,我发现电视里根本没有报导你的新闻……」
「确实没有,但是那又如何?」方星河轻轻瞥了他一眼,笑起来,「我的GG牌竖在那里,便足够了。」
确实足够了。
特步和真维斯开在步行街对面,各自租下了8×24米的空间,挂着方星河的巨幅海报。
左边是范文芳的海报,右边是罗纳尔多,隔壁欧莱雅的橱窗上贴着一个小号的孙燕姿。
尽管媒体对方星河的到来是如此的不热情,可粉丝们足够热情,第二天的开业典礼,把步行街挤了一个水泄不通。
这一天,特步创下了销售奇迹。
标价99新币的星河一号,一天时间卖出去整整4000双,女款3000,男款1000。
对面的真维斯闷声发大财,货架数度清空。
隔壁的冷饮店,再再隔壁的星巴克,再再再隔壁的甜品店,全都搭上了顺风车,度过了累并快乐着的一天。
斜对面的Nike门可罗雀,售货员们排成一排,趴在玻璃橱窗上,眼巴巴看着方星河的身影。
期间,为了维护秩序,方星河数度从店里出来,站到门口的小舞台上,请大家不要拥挤不要躁动注意安全。
效果是有的,粉丝们确实开始注意秩序,但是他每一次出来,都有更多的路人因此驻足,杵在那里问:「那是谁?那是谁?」
步行街因此变得越来越拥堵,太多的路人闲着没事,就在附近等着,想近距离再看一眼方星河。
99点颜值的含金量,仍然在诠释着什幺叫做「线上看你不过如此,线下倒吸一口冷气大脑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