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叔达,我对于你真的是越来越不放心了,众口铄金这种事情只是对弱者有效的。」司马俊哀叹道,他现在对于这个即将代替司马懿去管教国外司马氏基盘的孙子越来越不放心了。
你看看荀祈在干什幺啊,一开始地位不稳的时候靠权谋博弈,等站稳了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窃取兵权啊,玩权谋很开心?
你叔祖怎幺死的还不明白,他要是能像现在荀祈已经掌握近十万的青壮,有必要用死间的手段吗?
司马孚不明所以,司马俊长叹一口气,「从明天开始,你去未央宫当郎中吧,我用个人情求求陈子川,将你塞到你表兄手下当一段时间郎中,让他多教教你吧,去了多看多学!」
司马俊这是真无奈了,杨修那个倒霉孩子的前车之鉴还在那摆着呢,他可不想自家也出现这种情况,司马孚学的东西和杨修当年学的东西都是因为时代变革陡然不适合这个时代了。
司马孚现在看问题的认知还停留在世家政斗的那种模式,可现在都啥时代了,众口铄金,且不说老袁家自己就有口舌,再一个惹急了老袁家将跳得欢的直接收编了。
上一秒双方还是敌人,下一秒对方将你兼并了,不开玩笑,老袁家现在真的有这种实力,而大多数世家,很难保证令出一门,族老、各房之家也有各自的思维,荀家这幺拽,不都炸成几片了吗?
「是,祖父!」司马孚躬身一礼。
司马俊叹了口气,实际上将司马孚弄到陈曦手下,对于他而言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气力,正规的举孝廉套路就可以了,司马孚的能力也不是水货,只是没认识到目前这幺一个残忍的事实而已。
虽说其他地方举孝廉需要一步步的推举,可谁家没有点作弊的手段,更何况司马孚这等程度,了不起说一句举贤不避亲,我塞进来当郎中,之后晋升尚书郎,再过三年成为侍郎,有问题吗?完全没有。
这条路从某种角度讲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贾诩、荀攸、钟繇都是按照这个套路过来的,司马孚走这条路,放在世家子之中属于非常正统的路线,哪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根本走不了。
相比于正常的举孝廉模式,司马孚这等直接弄成宫廷近侍,然后指定跟在哪个官员身后学习的,要说职位高低,未必有普通举孝廉成为县令的官职俸禄高,可要说潜力,这种远远强过正常举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