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原本胡昭就有极高的学识,否则也做不了司马懿的老师,在确定泰山的教育普及确实有可能之后,结合在北方胡人的见闻,胡昭模糊之间有了新的想法。

再加上胡昭曾经在泰山藏书阁见过一些当时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思想,但是随着他一年多的见闻,思想逐渐的沉淀,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化思想,自然胡昭对于着那本书的古人也是敬佩不已。

这种思想一点点的沉淀,最后胡昭终于确定,汉室,或者说中原的炎黄后裔可以容忍霸道,仁道,王道,诸子百家各种思想的冲击,但是必须要以儒家大一统为核心,法礼为脊骨,巩固中原正统思想。

至于中原以外则需要先以霸道施以统治,王道用以巩固,仁道用以教化,诸子百家用于洗刷,以法礼的制度明悟华夏的道德,最后儒家大一统思想予以同化,一套走完,这就是华夏人了。

可以说在胡昭将整套思想完备的写出来之后,他已经按捺不住要去实战一番的冲动。

至于臧洪,这位对于内战基本没有什幺兴趣,他爹做匈奴中郎将(汉朝的官职,两千石高官,干什幺看名字就知道了)的时候就和匈奴不对付,自然出生在那种家庭下的臧洪对于胡人也基本没有什幺好感,该杀就杀,对于外族绝对的杀伐果断。

臧洪确定兖州会由刘备接收,自己的兄弟张超和张邈不会再有人身安全问题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如此一来,原本对于麾下文臣跟随吕布前往并州不抱希望的陈宫突然发现有不少的文士愿意跟吕布前往并州,不过这些文士都明言如果吕布不抗击胡人,他们到了地方也会扭身回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