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砚拿出纸笔,刷刷写了一行字,递向来福:来福,你喜不喜欢做豆腐?
来福看完之后,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有光亮起。
周砚又写道:「那你想不想去南方打工?」
来福摇头,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孙老太,眼中有着几分担忧。
周砚啥都明白了。
「姨婆,今天早上,我还碰到来福了,就是没认出他,在他这里买了两块豆腐回去做了,我奶奶一吃就说这豆腐手艺跟你做的差不多,没想到真是。」周砚看着孙老太笑着开口道:
「你放心嘛,还有我们这些表兄弟给来福扎起,来福要是喜欢做豆腐,就让他安心做豆腐,送他去南方打工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你在家没人照顾,他也不放心噻。」
「真的啊?」孙老太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了什幺,看向了来福。
来福点点头,手指比划了几下。
「哎哟,原来早上的好心人是周砚啊,我都不晓得。」孙老太看着周砚,神情有些激动:「难怪老话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面都没见过,来福还能靠你这个老表帮他把豆腐卖出去。你这个人,太好了。」
老太太也是有些意外的看向周砚,她知道周砚的豆腐是来福这买的,但没想到他还帮着卖完了。
「姨婆,来福一天要卖好多豆腐,你们的日子才过得去啊?」周砚开门见山问道。
孙老太想了想道:「一斤豆腐卖二角钱,买一斤豆子是二角钱,一斤豆子出三斤豆腐,加上杂七杂八的损耗,要是一天卖十斤豆腐出去,他手头能留一块钱,那日子就能过了。」
一天卖十斤,不是有手就行?
周砚估摸着今天早上帮来福卖出的两板豆腐,应该有二十斤左右,小板,一板十斤。
卖两板的话,那来福一天就能挣两块钱,一个月六十。
这收入比纺织厂的一线工人都高了。
苦行当自然会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不然谁拿命去干啊。
「姨婆你只管教他把豆腐做好,销路你不用担心,我会帮他想办法,至少保证一天能销十斤豆腐出去。」周砚心头有数了,便拍着胸脯向孙老太保证道。
孙老太却是连连摆手:「你自己开饭店都忙得很,啷个好意思麻烦你呢,要不得,要不得。」
「你这幺说就见外了哈,我现在就是还没有做豆腐菜,等我要是学会了麻婆豆腐,说不定一天都要让老表送十斤豆腐到我店里来。」周砚笑道,先给孙老太吃颗定心丸,又好奇问道:「姨婆你现在行动不太方便,还能亲手做豆腐吗?」
孙老太摇头:「我现在做不动了,就是搬个板凳坐旁边喊来福做,我手把手教一板,
他自己做一板,所以一板好点,一板要差点,你们肯定吃出来。」
「是有点区别,你手把手教的特别好,豆腐细嫩又有韧劲,我拿来煮鲫鱼汤八分钟都不得散碎,来福做的跟外面卖的差不多了,但跟你做的还是有些差距。」周砚点头道:「以后我饭店要的话,还是拿你手把手教的那一板,等来福达到你的水平,我再要他单独做的。」
「不愧是大厨,确实懂得起。」孙老太看着周砚的目光有些不同了,连连点头:「那肯定给你送好的,你开饭店卖给客人不一样的。」
周砚又道:「你让他明天还是做两板豆腐嘛,就去桥头那里卖,我明天早上去买菜,
顺路再帮他吆喝两声,客人买了觉得好,下回自然又来,把口碑做起,生意就不难做「要得!就是让你费心了。」孙老太点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周砚摆手,看着周老太那红肿的眼睛,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姨婆,你这眼睛有没有去医院看过?我看着像是炎症感染,要不要哪天我带你到医院去看看?」
一门手艺的传承,绝非一两天之功。
来福虽已入门,但要精益求精,达到孙老太的手艺,少不得师父提点。
周老太这眼疾,让周砚有点担忧。
看着也不像是青光眼,估计和丧子之后经常哭有关系,更像是感染。
孙老太摇头:「不用看了,之前我找刘老五看过,他说我这眼晴治不好了,能看一天是一天。」
「刘老五那个赤脚医生懂个锤子,以前是个兽医,看了两天《赤脚医生手册》就敢出来帮人看病了!」老太太有点气恼,拉着孙老太道:「丽华,还是要去医院让正经医生看看。」
「要得—」
两位老太太闲叙起来,周砚则是到院子里逛了一圈。
这土夯房,到处是裂缝,瞧着有些触目惊心。
有过塌房经验的周砚很清楚,这破房子绝对抗不过明年夏天的雨季。
上回他们家塌房,是老周同志足够警觉,及时把他妈和周沫沫拉了出来,才没有受伤。
可来福和孙老太,一个聋哑人,一个腿脚不便,这房子要是塌了,还真不一定能跑出来。
重修房子实在太贵,周砚琢磨着,要是他们卖豆腐能挣到钱,到镇上租个带院子的房子,做买卖还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