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孔国栋摸了两块钱给他,叮嘱道:「选半大不小的哈,装水带回来,一定要活的。」

「哦。」孔立伟应了一声,揣着钱出门,声音幽幽传来:「我是后排的边角料,妈妈的小骄傲……」

孔庆峰看着何志远问道:「小何,你说要怎幺个采访法子?要不要做菜?还是就喝茶聊天?」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看向何志远,孔二爷通知他们的时候,说的是杂志社可能要采访孔派做鱼的手艺,今天浴缸里还养了一条江团和一条鳙鱼。

何志远刚刚又点了红烧黄辣丁,这也是孔二爷的拿手好菜。

何志远看着孔庆峰道:「孔二爷,我来之前和主编还有编辑部的同事们开会商量了,这回不做鱼,咱们聊聊孔派吧。

聊聊您和孔大爷是如何承上启下,将孔派发扬光大,让孔派变成如今这般人才济济。有坚守嘉州的,有在蓉城餐厅掌勺的,有在首都发扬川菜的,还有跟着领导远赴海外的。

当年名厨孔瑞,博采诸家之长,传艺于孔怀风和孔庆峰,二位大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树一帜,卓然自成一家,享有「孔派」之美名。

从家传到开课授业,广收弟子,一代代孔派厨师,薪火相传,交相辉映,早已不止于烹饪一道。我们打算做一期深度探讨孔派传承的专访,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川菜传承的变化。

在推动川菜体系形成,最终使得川菜跻身四大菜系的数十年发展中,我认为孔派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孔庆峰闻言,腰杆都不自觉挺直了几分,神情肃然道:「聊孔派好啊,走,咱们上会议室,泡上茶,慢慢摆。」

其他徒弟闻言,脸上皆是露出期待之色。

聊孔派,那他们的名字岂不是也可能上杂志?

「要得。」何志远笑着点头,跟着孔庆峰往会议室走去。

小李快走两步跟上,小声道:「主编,周砚也在。」

「周砚?」何志远脚步一顿,有些诧异地回头,正好瞧见周砚跟在一众徒弟后边,见他回头,还冲他笑了笑。

何志远冲他点点头,继续跟着人群往前走,和小李问道:「他也是孔派的弟子?」

「今天来的都是孔派的徒子徒孙,应该是徒孙辈的,在苏稽的话,多半是肖磊的徒弟。」小李小声答道。

这次专访是明年第一期杂志四名揽胜栏目的重要专题,编辑部已经开了两次会,也提前收集了不少孔派的资料,做足准备来的。

关于孔派三代弟子的信息,他们还是掌握的比较齐全的。

孔怀风收的正式弟子只有四位,大徒弟许运良在蓉城餐厅后厨掌勺,是一级厨师。二徒弟方逸飞为特三级厨师、宋博也是一级厨师,不过他们已经多年未回四川,厨艺不能简单用等级来衡量。

剩下的小徒弟肖磊,留在了苏稽,在纺织厂食堂任职掌勺。

所以小李见周砚在场,立刻想到的便是肖磊。

「行,等会采访完了我再找他单独聊聊。」何志远点头。

培训基地不光灶台多,还有专门上理论课的教室和上级领导来视察时用的会议室。

一间敞亮的大包间里,长方桌围一圈,便是会议室了。

何志远站门口等了一会,见周砚过来了,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臂膀,「周砚,等会别急着走啊,照片给你洗好带回来了,我还有话跟你单独聊聊。」

「要得。」周砚笑着点头,赵嬢嬢前两天还惦记着全家福呢,今天要是能把照片给她带回去,她肯定高兴。

郑强前后脚的进的会议室,隐约听到了一句单独聊聊,跟周砚在角落坐下,凑过来好奇问道:「师弟,你认识这杂志社的主编啊?」

「之前见过一回。」周砚点头。

郑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脸八卦道:「师叔带你见的?上杂志的事吗?我师父之前就跟我提起过,这杂志社的主编跟他还认识呢,当年和师爷坐一桌吃过饭,还琢磨着考上一级厨师后能不能找他上一回《四川烹饪》呢。」

「一个杂志而已,师伯想上,那不是包上的。」周砚笑道。

「咱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我师父的水平我还是有数的。」郑强摇头,低声道:「能上《四川烹饪》的厨师,要幺声望极高,比如咱们师爷和师叔祖这两位,在川菜众多门派中打出孔派名声的,被厨师界公认水平高,能称得上一声『大爷』的。

要幺就是专项特别突出,比如冷拼做的出神入化的,比如鸭子做的特别好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