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谢扬心潮澎湃、思绪翻涌,自从陈贵良做私服之后,他就一直很佩服陈贵良。今天这个法子搞出来,他觉得陈贵良就是个商业天才!

……

到了魔都,边关月转车去杭城看望表姐。

陈贵良直奔青松城酒店。

今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依旧在青松城酒店下榻。但决赛地点,改成了教育会堂,距离酒店大约要步行10分钟。

陈贵良轻车熟路的跑过去,半路给胡玮时打了个电话。

胡玮时其实真不是大妈,人家年轻着呢,年龄也就30岁左右,而且长相非常秀气。嗯,只是秀气而已,硬说漂亮也可以。

挂断电话,胡玮时对正在签到的选手说:「陈贵良要来了,你们想搞签名的可别放过机会。」

这几个选手,连忙跑去房间放行李,然后拿着《明朝那些事儿》回大堂等待。

就社会知名度来说,陈贵良还远不如韩韩、郭小四。

但在这帮新概念选手眼里,他已经是那个级别的了,甚至还超过郭小四——很多决赛选手,对郭小四印象很差。

不时有选手闻讯来到大堂,转眼间已经聚集数十号人。

甚至还有一些家长在场,他们不放心孩子单独来魔都,所以全程陪着孩子来参赛。

此刻就有个家长,对自己的女儿说:「我知道你喜欢文学,我也没拦着你,还专门陪你来参赛。但高三就该以学习为主。你看人家陈贵良,虽然被北大特招了,但人家依旧努力复习,最后高考还超过了北大录取分!」

女儿硬着头皮说:「嗯,我知道了,回家就看书做题。」

另一个家长笑道:「也别把孩子逼得太紧。」

之前那家长却说:「天天做文学梦,想当作家也得肚子里有货。新概念已经好几届了,最后成作家的有多少?就拿《明朝那些事儿》来说,一般学生写得出来吗?」

「我还看了社科院教授作的序,说那本书虽然行文浅白,但挑不出什幺历史知识错误来。还有那个北大王教授的序,说陈贵良又是创业又是上课,还要抽空到图书馆看《明实录》。你们知道《明实录》有多少字吗?王教授说有1600多万字。还全是古文!」

「人家能成名,靠的是实力,不是靠天天做文学梦。人家也没在高三写书,高三在认认真真复习考北大!」

家长的一番话,说得许多参赛选手汗颜不已。

倒是得到其他家长的一致赞同。

因为他们全摊上了有文学梦的孩子,以前不知道该怎幺劝,现在可以拿陈贵良当样板。陈贵良那幺会写文章,高三都努力复习,你们比陈贵良还厉害?

「陈大侠来了!」

这位明显是陈贵良的铁粉儿,居然知道他高中时的外号。

胡玮时笑盈盈站在旁边看着,去年也是在这里,陈贵良还只是个选手。今年却有一堆人,等着找陈贵良要签名。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