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0440【顺道去大疆走了一趟】
2010年的一款国产智慧型手机,如果不含研发费用分摊,出厂成本大概占官方售价的40%—55%。
如果把研发费用也摊进去,那就得占50%—70%了。甚至有可能更高。
三大运营商谈定制合同,一般从55%开始谈。只要量大,就能摊薄成本,手机厂商也有得赚。
华为此时就在定制机市场舒服得不想挪窝。
只有诺基亚等大品牌的爆款机,能够谈到接近售价的80%。
目前移动、联动、电信三家的3G牌照标准不同,一款手机只能支持其中一家:打电话、发简讯可以互通,但享受3G服务必须选其中一家。
鸿蒙A1选的是移动,虽然移动打压鸿蒙阵营,但移动的用户基数最大。陈贵良是做生意的,没必要跟市场过不去。
如今在移动版的基础上,开发电信版的定制机,大概需要耗时4—6个月。
到时候,不管是渠道商还是代工厂,产能都已经扩大到足够程度。不但交货没问题,而且还能走量压低成本。
以售价的60%供货给电信,陈贵良绝对有得赚。
电信定制得越多,陈贵良的利润率就越高。
所以接下来的谈判,重点不是价格,而是定制手机的数量。
数量不足,就得涨价!
电信打算首批定制30万部,如果卖得好再继续订。鸿蒙科技咬死了80万部,一路谈到50万部就不再退让。
双方最终敲定的合同内容如下:电信向鸿蒙科技定制50万部A1,10个月以后交货。签合同时支付30%预付款,验收完毕支付30%进度款,全部货物送达指定仓库支付30%货款。剩余10%的尾款作为保证金,在交货半年到一年内结清。
交货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统一定在鹏城那边的仓库,距离比亚迪代工厂不远。鸿蒙科技可不给电信搞运输。
赚钱当然重要,获得电信的「友谊」同样重要。
这笔买卖具有长远战略价值!
……
鹏城。
大疆去年搬到了硅谷创业园,隔壁就是哈工大鹏城校区。
后来的新闻报导常说,大疆此前在一栋民房里面办公。却没有说,那套房子是创始人汪涛的,而且还是长久闲置不用的。
另一位股东谢佳,也不是什幺普通人。
他跟汪涛在高中时就认识,一听说好哥们儿的公司缺钱了,立即把自己在杭城的房子卖掉来支援。
大学毕业没两年的年轻人,就在杭城有房子可卖……
谢佳这个股东,此前几年一直当甩手掌柜。他今年春节过后,终于跑来公司上班,担任大疆的首席营销官。
主要是经济危机期间,员工跑了一大半,创始团队只能解散,谢佳临危受命来寻找市场方向。
现在的大疆,只有三个老板、两个财务、五个研发。另外还有两位导师,其中一位导师是天使投资人。
三个老板,各占一间办公室,兼任行政、销售等职务。
谢佳用刚买的鸿蒙手机,一边玩消消乐一边说:「希夷投资的人,去年来了好几趟,我们真不接受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