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次就是美国那边大环境很差,投资机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处理。就像张苏阳说的那样,根本就没空过问5000万人民币的小事儿。

……

三位教授那边,却是出了问题。

2008年前后的情况很微妙,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收紧了教授在外兼职创业的政策。虽然没有直接锁死,但需要单位审批,不同单位有松有紧。

北大倒是管得挺松,可中科院和清华不批!

这种情况很糟糕,因为项目完成以后,中科院和清华有可能跑来索要专利——教授们的职务发明。

潘爱明打算直接辞职创业,但另外两位教授不愿辞职。

陈贵良跟三位教授商量之后,决定采用当下最流行的「研究院」模式。

具体方案如下:

由字节跳动出资,注册一家全资子公司。在这家子公司下面,设立「联合研究院」。由子公司统一管理研发资金、智慧财产权和项目进度。

三位教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研究院,各自领导独立实验室,分别负责硬体、系统、通信等模块。实验室按需分配预算,资金由公司统一拨发,支出需经过陈贵良审批。

三位教授不直接持股,绕开学校政策监管,改为持有字节子公司的期权。期权兑现方式,按项目成果来决定。一个预定项目验收完成,即获得期权百分之多少的进度。

虽然此时学校实验室管理很松懈,教授们经常用学校场地和设备接私活。但专利风险极高。

因此,陈贵良决定自建研发中心。

主研发中心,在陈贵良此前看重的顺义拿地,那里承担硬体量产中试、可靠性测试等等。

但主研发中心建成还得等时间,而且通勤有点远。

于是又在中关村设前哨站进行过渡,供教授们日常办公、算法仿真、学生协作等等。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贵良忙得飞起。

他从字节跳动抽调管理和财务团队,把子公司的框架搭起来。又跑去顺义那边谈合作,以建立研发中心为名拿地。

教授们也没闲着,期末考试一结束,就跑来帮忙做研发中心的建设规划。还拿出一系列设备清单,让陈贵良尽快把设备买来。

春节都没时间休息!

……

「你过年不回家?」边关月问。

陈贵良瘫在沙发上说:「走不开,忙得要死。」

说着说着,陈贵良忽然笑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