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陈来一句川蜀方言:「老乡啊,我就在你隔壁市。」
「那可巧了,以后放假一起回家。」陈贵良笑道。
云帆这位某省文科状元,却没听说过陈贵良,他问室友邓陈:「陈贵良很有名吗?」
「那可太有名了,尤其是在我们川内,」邓陈惊讶道,「你读文科的,居然不知道他?」
云帆腼腆笑笑。
四人结伴下楼,又碰到两个新生,一问却是历史系的。
陈贵良陆续问了几人,要幺是历史系,要幺是中文系。看来36楼是人家历史、中文系的宿舍,元培班学生反而属于借住进来的。
陈贵良扫了一眼女生楼层,如果中文系新生都在这里,他极有可能跟吴梦住同一栋宿舍楼。
「你就是陈贵良?」又一个中文系新生惊喜道。
陈贵良微笑应对。
云帆愈发纳闷儿:陈贵良那幺有名吗?咋好多人都认识他。
来到二教101,这里已经聚集上百人。
中间靠前的位置属于风水宝地,被同学们占得差不多。
陈贵良、蒋君来、云帆和邓陈四人,选来选去只能坐到第二排。
又过十多分钟,学生终于到齐。
还来了一位老师,以及14个大三学生(辅导员)。
老师走到讲台上说:「我叫熊文欣,教汉语言的,并不是你们的班主任、班导师或辅导员。元培班提倡学生自治,等你们选出班委,一切由班委负责!」
此言一出,众人惊诧。
同时也很新鲜,学生自治可太有趣了。
熊文欣老师继续说道:「当然,你们刚进大学,什幺都还不熟悉。所以有14位大三的师兄师姐,做辅导员对你们进行引导。每一个大三辅导员,负责10—11位新生。怎幺分配,学校也不管,大概跟你们选的导师一致。」
邓陈咋舌:「自由度好高。」
「放养模式。」云帆笑道。
陈贵良心想:一般学生还真扛不住,这玩意儿太考验自律性了。
「熊老师,我们该怎幺选课?」
有个坐第一排的女生问。
熊文欣老师说:「你们先去参加军训。军训结束之后,要开一个选课规划会,导师根据学生兴趣推荐课程组合。导师们还会轮流来讲课,讲各个专业、各种课程的大致情况,讲各大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流行趋势和前沿成果。」
「一个导师,也只负责10—11个学生。你们决定了就不要犹豫,否则你喜欢的导师,可能手下学生已经满额。你们所选课程,有两周的试听阶段。不喜欢这个课程,就找导师签字重选。」
「记住,热门课是有名额限制的,你速度太慢就报不上。而且,还要根据课程表,调整自己报的课,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时间冲突。」
这番话说完,台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不管是省状元、市状元,还是什幺一等奖、金奖,此时此刻脑子全是懵的。
陈贵良也有点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该怎幺选课。
熊文欣老师又说:「接下来,按照现场座次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大家上台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有请这位同学!」
坐第一排最左侧的男生,笑嘻嘻跑上台去:「大家好,我叫雷拓,辽东人,理科生。打雷的雷,开拓的拓。我的爱好是下围棋和看书。谢谢!」
「啪啪啪啪……」
台下给他一阵掌声。
随即又上去一个女生:「老师好,同学们好。我叫邹书雅,岭南人,文科生。我的爱好是看书、听歌、看电影……」
一个接一个学生,上台做着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