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九龙葵涌码头,还有以下三种:
二、中流作业码头:在维多利亚港锚地和避风塘,约 2000艘趸船和驳船从事非货柜货物的装卸,占香港货运量的 15%,特点是慢、小。
三、内河码头:1993年屯门内河码头处于试运营阶段,主要处理珠三角内河货柜(如广州、佛山的轻工产品),年吞吐量约 20万标箱。
四、西环码头:主要处理建材、食品等散货,年吞吐量约 500万吨,由多家本地企业分租运营。
五、青衣岛油库码头:香港唯一的液体化工码头,1993年存储能力达 300万立方米,服务于华南地区的石化产业。
由此可见,
李老板的货运码头,在港岛占据了起码40%左右的货运。
至于市值,
就李老板的这个码头的地位,起码值500亿左右。
「虽然我现在的码头,重要性非常高……」
「起码在未来的5-10年内不会被取代……」
「但是如果关祖真的插手货运码头项目,他完全可以凭藉庞大的民意、支持率,募集全港资金,去开辟新的深水航道货运码头。」
港岛三面都是海……
可以建造码头港口的地方,比比皆是。
而且别忘了还有填海工程这一项。
例如新机场就是在大屿山的旁边,硬生生地通过填海,建造起来的。
建码头的难度比建机场难度小十几、几十倍,至于建设成本,可能80亿就够了。如果再配套商周边的地产开发,可以压缩大量成本。
李老板打电话,叫来了大公子、二公子。
「老豆!」*2
「坐……」
「刚刚汇丰大班的新闻你们都看了吧……」
「看了。」
李老板:「说说你们的看法?」
李大公子:「应该不是关祖动的手,如果是他动手,不可能这幺明目张……」
还没说完,就被李老板打断:「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问你们,这个关祖……」
李二公子、李大公子诧异了一下。
李二公子想到了什幺,连忙道:「爸,我觉得现在这个关祖实力,已经越来越强了。就跟滚雪球一样,现在汇丰都不是对手,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难对付……爸,你想说的是港口的事?」
李大公子醒悟过来,赶紧:「爸,这港口不能卖啊,卖了,我们就失去了东大这个大的市场。」
李二公子摇头:「不,是一定会失去的……现在既然我们已经让北边不满了,而北边又有了五星集团这个可以替代我们的公司,对方一定不可能把港口的命脉交给我们的……」
「我敢肯定,最早在9*年的时候,北边一定会动手……要幺低价收购我们的港口,要幺他们自己建港口。」
此时,李氏的位置真的尴尬。
因为当初收购和记黄埔的时候,为了能够以6.3亿资产收购65亿的和记黄埔,李氏跟汇丰达成了秘密交易。
这也是这十几年来李氏飘忽不定的原因。
而现在,
尴尬了。
北边已经对李氏非常不满了。
如果没五星集团还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让你李氏占便宜、吃好处。
现在有了五星集团,一片红心,岂会还让你李氏占便宜吃好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