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每百年送出三道上清给散修或是别派弟子中兼修存神道的后起之秀,我看现在送一张给程道友就很合适。」

真人闻言看向程心瞻,这个名字她曾听过,宗里还有人专门去三清山想要人,虽然没能把人要到,自己之前也未曾亲眼见过,但宗里既然有这个意思,那说明这年轻人在存神道上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只是略加思索,承初真人便问,

「程小友,不知你可愿受我上清篆,作为外派人士,你不必舍弃原本道途,也不入我上清派宅籍命录,只求若有朝一日我上清派大祸临头旦夕覆灭,又或是因招收不到弟子法脉逐渐凋零,你能伸以援手重建法统。

「一旦炼化了上清篆,内景神即可进入法篆之中,并以法篆为依托,化作法相,立身外界。」

程心瞻看着承初真人,一时有些难以相信。

他修行存神法,一直对上清派比较关注,外送法篆这条规矩他是知道的,但这种事百年才有三个名额,有时还不一定能送出三张,向来得者甚少,

没想到这样的好事还能被自己遇见。

而且上清还不比正一那般霸道,若是炼化了正一篆,便只能修行天师道,而前者炼化后,并不影响受篆人本身的修行法统与法力。

「多谢承初真人和这位道长垂爱,小道愿受。」

程心瞻答应了。

虽然经过了那次天师府观印之事后,他对这些事有所防备,但说句实在话,句曲山和龙虎山的口碑是不能比的。

上清派注重登斋入靖、精神修持,从西晋立派至今,未曾听过有什幺作奸犯科的。而且,外送法篆的规矩不是这几年才有的,自开辟至今,六千年了,也未听说外派受篆之人有什幺不对劲的地方。

更重要的,现场这幺大的动静,这幺多人看着,又是在句曲山外,还是临时受篆,能做手脚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上清篆。

那可是三山符篆之中唯一可以外传的法篆!

程心瞻愿意冒这个小险。

承初真人点点头,手掌一摊,掌心里随即出现一道清光法篆,四方长条形,上面正反两面都绘着金白两色的玄奥的纹路,似隶非隶,似篆非篆,像是先天法意凝成的文字。

法篆缓缓飘到程心瞻身前。

斋法坛上,许多人目不转晴看着法篆,尽管都是三境往上的高修,但此时还是有很多人露出羡艳之色。

方才出口为程心瞻求篆的人笑着提醒,

「程小友好福气,掌教亲自授篆,出手自然不凡,这是我教上清里品阶最高的「太上天都篆」,即便是在我教中也很少见。」

闻言,程心瞻连忙行礼道谢。

「程小友不必多礼,还请速速炼化法篆,请神出窍,登台做法。」

程心瞻点点头。

他接过法篆,法轻飘飘的,仿佛没有重量。

法篆本身极为澄澈通灵,易于炼化,他将法力探入其中,便在篆中留下了自己的法力烙印,法篆灵窍上华光一闪而过,这就算炼成了。

往后定然是法炼、血炼、神炼都要细细的来上一边,以便加强联系,指挥若臂,但此时时间紧要,光是法炼也就够用了。

炼化了上清篆,程心瞻还发现里面蕴藏着许多上清派的法理精要,尤其是关于观想存神法的一些隐秘关窍,《周天百窍内景经》里没说透的,在这一瞬间他也明悟了不少。

不过此刻他也来不及细细的看,只待此事过后有时间再细细琢磨。

他指夹法篆,按照法篆中记载的法理指引,心里默念咒诀,并以念头调动土府里的炳灵太子。

于是,炳灵太子便从土府里走出,一步跨跃内景小天地与自然大天地的壁垒,进入了法篆之中。

程心瞻松手掐咒,法便自行脱手,来到他的身后。随后,在咒语声中,他这道「太上天都」品阶的上清法篆便爆发出耀眼的黄色明光,比起方才一众金丹修士内神外显时进发的法光毫不逊色,

待明光收敛,众人便见一个顶天立地的神灵矗立在碧霞元君之侧,负手而立。

比起碧霞元君的盛冠华服,这位神灵衣着更为随意些,只一身明黄色便服,但看其神情,自在随性里又显露出桀骜之意,眉目低垂,眼神脾睨,傲视群神。

见此,那个举荐程心瞻的道长一拍手,大笑道,

「对喽!就是炳灵太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