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大物博,但人烟稀少,茫茫白地上少有见到人的。尤其是程心瞻要去的太极峡谷,位于辽东与乐浪半岛的交界处,地处蛮夷,人就更少了——当时武青伯找渡劫地的时候就考虑到了隐蔽性。
这样,程心瞻也确实更放心些。
峡谷被武青伯以简易的阵法遮掩,这种层级的阵法,如果别人知道地方,有心破解,不难。但如果不是事先有数,那在这广袤的辽东平原上,是很难发现的。
程心瞻到了地方,果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他解开阵法,又加固了一下,把障眼范围扩大了一些。阵法这种东西,如果不是自然天成的,那还是要时时加固,不然时间一长自然就出问题了。
随后,他又掏出了「八宝云光帕」,手一松,帕子便融入了虚空里,消失不见。
做好了这些布置,他飞身落入山谷中。
这片峡谷高低落差不算大,山谷还算宽阔,两岸都是草坪,零星点缀着几棵树,此时叶子都已经落光了。在山谷的正中间,是一条灵溪,大约只有五步宽,并未上冻,潺潺的流着。在灵溪两畔的草依旧是绿的,鲜嫩青翠,远离灵溪的地方,草色斑驳,青一块,黄一块。
程心瞻来到溪边,席地而坐。
今天才初一,今年霜降在廿七,这个月都要在山谷里度过了。
他才坐下来,又想起了宗里,不知掌教会如何安排呢?
风罡的作用与采撷之法从西康回来后已经告知了掌门,但掌门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自然是惊喜,但紧跟着便是忧愁。
首先肯定要控制范围,因为这东西耗费的是时间,本身的采撷之法并不难,虽然也是个精细活,但架不住人多。一旦扩散出去,就所有人都知道了,也都去采风了。三清山可没这幺大方。
但正是因为采风不难,又是十二年才能采一次,宗里知道的人越少,采到的天罡也就越少,吃亏的是自己家。
再一个,当纪和合知道这东西就是西王母掌管的「灾疠五衰之风」后,立马就明白了此罡的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心瞻,想服用此罡催劫,那就和旁门左道那些碎丹成婴之类的法门差不多了。这种方法虽然没有什幺后遗症,但是其中的凶险是差不多的。掌教是在四境渡过风灾的人,他岂能不知,一个不小心,风从体内刮起,便是神形俱灭!
想要缩短渡劫时间,那肯定是对自己的金丹颇有自信的,换句话说,那就是门中的菁英弟子,但如果菁英弟子没有死于除魔卫道与寿尽,反而是死于急于求成,那这便是自己的罪过了。但如果只让这些弟子去采风,又不让他们炼化,要求他们尽数上缴宗门,又显得太蛮横,而且难保他们不私藏。
而且即便是四境,面对这样一道从未现世的并且与【宙】道相关的风罡,也难以不动心,同样也不敢说就是一定能安然炼化。
恐怕真正能坦然视之的,只有渡过风灾之后的四境、五境,以及寿元无多的金丹。
可是这些人终究不多,如果只让这些人去采风,纪和合又觉得亏了。
反正当时程心瞻离开三清宫的时候,纪和合也没想出个又能保安全又能多采罡的法子。如今戊子年的霜降日都快到了,不知想出来没有。
程心瞻摇摇脑袋,不去想,这些事,就该让几位教主头疼去,而且这也算是一种让人欣喜的忧愁了。无论如何,宗里多攒一份天罡,就是多一份底蕴,也给困于丹劫的人一个后路,掌教和副教主们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
说到天罡,家里对自己也是足大方的,因为要迎龙君布科仪,众位教主长老们一合计,决定往大场面上靠,定下了「三光迎客」,竟然直接把库藏的「子夜月华罡」和「弱水洗星罡」两道天罡给了自己。
程心瞻之前也是万万没想到,当初在结丹之前与掌教闲聊,掌教说了好些样阴罡让自己挑选,自家竟然是真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