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于是,苍穹顶上似天河泄地,庾阳境内有万川奔海,伶仃洋海口排水飞浪。一浪追着一浪,一浪迭着一浪。此时,最前头的巨浪已经高达两百丈,并且还不断有后浪追赶并进,擡升浪山,冲向南海。

胡家兄弟以为程心瞻只能调动一片内洋之力,殊不知他是集大半个庾阳的天时地利于一体。正是:

发符放檄驭灵龙,万山飞雨应焦桐。

独坐云中天顶处,翻江倒海起惊洪。

——————

程心瞻面海奏琴,身前大浪滔天,身后蛟龙御浪,他心道:

四境护法者已经全部离去,云梯山空空如也,三条蛟龙即将走江自伶仃洋入南海,分薄海运,这般局势,绿袍还能忍得住?他又会如何选择?打上云梯山?阻拦蛟龙走江?又会去拦哪一条?

此时,南海来浪离云梯山还有四百里,高六百丈。去浪离云梯山才过三十里,高两百丈。与此同时,木龙已至广州府,螭龙已至惠州郡,锦龙已至清远郡,走江均已过半。

现在,双方都在争抢,两浪相撞,必然地动山摇,妖魔想要这个相撞点离云梯山越近越好,而程心瞻自然想要这个影响远离岸边。同时,双方都在堆浪,越高自然越有利。

妖魔来浪起势早,因此速度快,堆的浪高。但南海太大,胡家兄弟牵动大海之势也是异常艰难,所以浪高积的慢。反观庾阳去浪,因为伶仃洋地方小,又落后妖魔一手,因此浪还不高,速度也还没起来,不过此时又有天雨、江河、蛟龙三方助力,浪高积的飞快。

等到程心瞻的《沧海龙吟》弹奏至第二章尾声的时候。南海来浪离云梯山还有三百里,高七百丈。去浪离云梯山已过八十里,高三百五十丈。与此同时,木龙已过白云山,江面陡然开阔,伶仃洋赫然在望。

这时,程心瞻传音帧常道长,言说木龙前路广阔,不必两人看护,只余天真一人即可,叫他人折身向北,去看护蓝逸舟,同时通玄、董守仁一起,保锦龙走北江入海——北江距离西江太近,也是绿袍最有可能下手的地方。

帧常道长领命,折身向北。

乐至三章时,由于中江最短,木龙已至虎门,携洪峰而至。

恰此时,程心瞻拨一个高音,穿金裂石。木龙如得号令,立即腾空而起。

虎门处,大江两岸两山对望,仿佛两头猛虎,一名大虎山,一名小虎山,拱卫大江入洋口,虎门之名由此而来。此刻,木龙临近虎门,腾跃而起,忽然之间,地动山摇,地底大放金光,金光翻涌变化,竟然凝成一座虚幻透明的门楼。

门楼虽由虚幻的金光凝成,看着像是一种灵宝道韵遗留,不过可想而知当年的灵宝是何等神威,即便是残留印记,看着也是金碧辉煌,分毫毕现。

门楼极宽,外侧两根门柱雄峙大江两岸,横跨十数里远,与大小虎山重合,高耸入云。内侧两根门柱矗立在大洋之中,底部有翻涌的蓝白涛纹,似是与南海浑然一体,涛纹往上,便是蟠龙纹,四根门柱每根门柱上皆有九龙,作赤金色,栩栩如生,蟠龙纹上是金云纹,与横梁相连,隐入云中,不能窥见全貌。

「真是天助我也!」

天梯顶上,程心瞻看到龙门显现,不由放声大笑。这真是意外之喜了,没想到,崖门水道是真龙门,虎门水道也是真龙门!这龙门看着像是海市蜃楼幻化,但那股龙气与道韵却做不得假。飞跃龙门,对这三条蛟龙的益处不可估量。

程心瞻十指纷飞,琴音高亢,似是在催促木龙跃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