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对这些卷王们来说,压力不算太大。此外,苏录还熟读了朱子为《易》作注的《周易本义》,为《诗》作注的《诗集传》,为《礼》作注的《仪礼经传通解》,及其命门人蔡沈为《尚书》作注的《书集传》……

不管将来学哪个流派,肯定都要在朱子的框架内游走,所以这也属于必读书目了。

唯独在《春秋》方面,朱熹未曾有相关撰述,并且他还经常说『春秋难看,此生不敢问』,『某平生不敢说春秋』之类,告诫学者不要在《春秋》上浪费过多时间。

但教授《春秋》的牛先生却化劣势为卖点,说这是因为《春秋》微言大义、深不可测,所以能读懂《春秋》的都是牛人,真正牛伯夷的学生就该选《春秋》!

但是考虑到他今科秋闱又落第了,这话格外没有说服力……

总之经过这五个月的学习,苏录对『五经』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雾里看花了。

他现在知道,《诗经》通过『兴观群怨』培养君子的共情能力与道德感知。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以史载道,聚焦治国理政,蕴含着早期儒家的政治理想。

《礼记》是对周代礼仪制度的阐释与总结,其核心是以礼为纲,构建了从个人礼仪到社会伦理的行为规范。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周易》以阴阳变化阐释宇宙与人生规律,是儒家的哲学基础。

《春秋》是孔子所修的鲁国史书,通过历史叙事的褒贬大义,确立了儒家的道德评判标准。

这五经的内核与儒家思想高度一致,因此成为儒家阐释其理念的权威依据。

并且孔子还亲自对这『五经』进行了整理与阐释,即太史公所谓的『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述《周易》,作《春秋》』,更是直接奠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儒家圣经地位。

什幺,《乐》去哪了?儒家原本确实是『六经』的,但其中的《乐经》先被秦始皇焚书坑儒,只收藏了几套在阿房宫,后来又被项羽一把火烧没了……

总之这五经就是儒家的大学教材了!因为每一经都过于深奥,学者皓首穷经都无法参透,所以只能从中择一经精研,而不能盲目求全,贪多嚼不烂。

本朝科举要求考生专治一经,就更没有神经病会五经通研了。

不过苏录听张先生说,也有很多读书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诸如科场不顺,亦或是越学越迷糊,会在多年后另换一经,重新学起。

虽然也有树挪死人挪活的例子,但大部分人都白白蹉跎了光阴,消磨了意志,完全得不偿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