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爱蒿说
三天后,苏录来道南堂交作业。这二日他又反复推敲精炼了一下那篇《爱蒿说》,感觉比初稿好了不少。
朱琉接过苏录奉上的作业,便摇头晃脑念道:
「世间草木花卉,悦目赏心者众。昔周敦颐独爱莲;自赵宋来,士人唯爱翠竹。予独爱蒿之居田埂而不馁,附篱边而不媚。叶带疏香,茎蕴野趣,雨打更劲,寒来愈挺,不逐桃李之艳,不慕兰蕙之幽,具微用乃无矜色,守寻常而藏慧根。
予谓莲,花之洁雅者也;竹,木之清劲者也;蒿,草之敦朴而益世者也。噫!莲之爱,千载传其清誉;蒿之爱,今之同予者几人?竹之爱,固士人所尚也……」
朱琉一口气读下来,神情还有点小陶醉,赞道:「不错不错,终于不是大白话了。」
「都是原文的功劳,弟子照虎画猫而已。」苏录恭声道。
心说我依着葫芦画瓢,要还是大白话,那不彻底白学了?
「抛去模仿的部分,文笔也有些许可取之处。没想到你写散文也可以如此情真理正、辞事相称!」朱山长又赞道:
「记住,情真理正则气盛,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是。」苏录恭声受教。
「好一个『居田埂而不馁,附篱边而不媚』。」说着他看苏录一眼道:「看来这篇文章,你是投入了真情实感的,没有生活感触是写不出来的。」
「是。」苏录点点头,轻声道:「弟子构思时,越想那田间屋后的艾蒿,就越有共鸣。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跟艾蒿实在太像了。同样的贱如草,轻如毛,同样顽强的生长,同样也可以登堂入室,有大用处!」
「不错,这正是韩昌黎所谓的『不平则鸣』。」朱琉呷一口茶水,微微颔首道:
「散文之『理』绝非空洞说教,当自真情、遭际而生。或忧世、或守道、或感悟,皆由真情自然流露,方得直抵人心。」
「是。」苏录牢牢记下山长的每一句话,那都是字字玑珠啊。
记住我们网
「现在明白,我为啥让你写艾蒿了吧?」朱琉得意一笑。
「先生真是深谋远虑啊。」苏录将信将疑,但商业互吹是必须的。
「哈哈,我逗你玩的,当时哪能想这幺多?」山长却哈哈大笑起来。
看到少年老成的学生,就想开玩笑逗他,这算是人的一种怪癖了。
当然朱山长不是专门为了逗他玩儿,还是会正经给苏录上课的……
朱琉又为苏录详细对比了《爱蒿说》和《爱莲说》,这样文章的不足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