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一天,张先生授完《孟子》全篇,对所学精义梳理总结后,照例对弟子们殷殷寄语道:
「朱子有言,读四书当循序渐进:先读《大学》以定规模,次读《论语》以立根本,再读《孟子》以激发越——这激发的,正是我等士子的浩然正气!」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要时时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根植于我辈心深处!当我们始终秉持『仁义礼智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是非关头坚守正道、不向邪恶低头,这股正气自会在心中充盈生长!」
「尔等日后或为官理政,或执教传薪,或隐身市井,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养好这口浩然正气!这是祖宗传下的命脉,是先贤传下的薪火——有人秉持,人间便有希望;众人坚守,世道便不会沉沦!」
「纵使圣人期盼的大同世界难至,尔等亦当铭记——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周遭如何污浊,都要坚守自己的浩然之气!因为这口气,才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说罢他长长一叹道:「也许我们无力扭转干坤,但我们至少不能改变自己。因为一旦同流合污,过往种种,便皆无价值。这世界也就少了一份光明的种子。」
「那幺该如何做?无非『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无论际遇如何,都要让浩然正气长存于心!诸君共勉之!」
「弟子谨记先生教诲!」学生们齐声应道。
~~
另一边,二郎滩社学。
春哥儿凭着《西游记》,拿捏住了一群猴崽子,终于站稳了脚跟。
在两位助教就位后,他便按照苏录的建议,将社学分为了三个年级,结束了大大小小一锅烩的历史。
他担任高年级的先生,苏海担任中年级的教师,程万堂担任低年级的教师。至于两位助教的束修,最终由两族各出一份……
两位族长起先掏钱都不痛快,但苏淡和程万舟商量好了,第二天就互相到对方家里说,自己爷爷已经同意了。两位族长一听,哪能让对方比下去,丢不起那人啊!
于是都出了钱……
所以说较劲这种事儿,如果正确引导,也会起到好的作用。
分班授课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不说别的,学生每天有效上课时间,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学习进度陡然加快,也没那幺多闲空打闹了。社学的学风一下子就扭转了过来!
为了庆祝两族合校成功这一历史时刻,月底时,苏录与他的中二群贤们,在何家大院举行了二郎滩首届『甜水记·消夏联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