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人知道贺淳华在此人生地不熟,特意找了个万金油一样的人物过来,可说是十分贴心了。
贺淳华本想出去走走,怎奈步子还没迈开,管家老莫就送来了好几份拜帖。
应夫人奇道:「朱秀儿昨晚才回家,怎幺今天就有人知道我们老爷到石桓城了?」
贺淳华摆手:「不奇怪,我昨日命人去官府登记了。」
他现已是地方大员,如非奉诏不得私入国都,就算来石桓城也要第一时间报备,否则后果严重。
刘帮办笑道:「这里可是天子脚下,消息再灵通不过。一等门阀昨晚就知道,夏州的新任总管替朱大人找回了孙女儿;二等门阀可能到今晨方知;今天傍晚以后才接到消息的,都是三等门阀以下。」
看来,这套规则放在哪里都一样。
贺淳华夫妇脱不开身,贺灵川丢出一锭银子给刘帮办:「我初到石桓,你带我去逛逛。」
刘帮办收了银子,一拍胸膛:「有我在,大少爷只管把石桓当作自家后院逛!」
两人才出客栈,毛桃不知道从哪蹿出来,要给贺灵川当个跟班:「大少,我们上哪里玩耍?」
石桓城的繁华,早让他磨拳擦掌。
「先办正事。」贺灵川对刘帮办道,「听说石桓以器造闻名。我的爱刀断了,要找高明的匠人修补,难度很大。」
想在石桓城找个匠铺容易,但想找到手艺最高超的匠人,对他这外乡人来说就难了。
这就是帮办派上用场的时候,刘帮办当即笑道:「没问题,大少跟我来!」
马车已经停在客栈门口候着了。
车厢是红木板材,没有夸张的镂雕外观,但内里的软饰很舒适,三个大男人相对而坐,还能伸长腿不憋屈。
车走起来,刘帮办就介绍道:「石桓是陪都之一,这里名匠遍地、器宗林立,但个中翘楚还得数松阳府。」
松阳府?另外两人表示没听过。
「松阳府也是道门,立宗五十多年了。第一代府主是咱大鸢开国高祖封赏的王爷,他以官身开宗立派,门下尤擅炼器,多畅销于军官与上流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