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主要是盯着指纹看的,但案子也是大略的扫过的,想了想,道:「拦路抢劫?然后升级成杀人?」
「那为什幺要在距离道路8米远的地方?现场的照片,专门拍了一张路边的草木的情况,伱看一看,是不是非常茂盛,要走过去,很不方便的。」
江远于是又翻内网的照片,也就是命案积案的照片了,转录的比较清晰。看得出来,乡道两三米外的植物,就非常多了,要走到8米远,是不能直接走过去的,得挤进去,若是持刀胁迫的话,容易出岔子。
当然,出岔子这部分,也可能是升级的理由?
江远没有太想明白,但理解吴军的意思,道:「所以,当初你们认为不是拦路抢劫?」
吴军反而摇头,道:「我认为是,很多人都认为是。但领导不认。」
「为什幺?」
「因为拦路抢劫导致杀人的话,这个案子没法破。」吴军摊手,又叹口气:「也有道理。当年破案还是三板斧,一查二排三突,在这荒郊野外的,弄成抢劫杀人,案子就太难搞了。」
一查二排三突指的是现场勘查,排队摸底,突击审讯。
这是建立在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刑侦方法。
建国以后的户籍制度,使得人群的流动性大大降低,大部分案件,都是熟人作案,通过排查的方式,就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破案率。
至于游离在外的游子们,通常被警务系统称作是盲流,动不动就抓起来审查,审讯,以及遣返。
正因为如此,随着社会流动的放开,警务系统的工作能力就大大下降了,社会治安更不用说。
吴军有一点也没有告诉江远,那就是拦路抢劫的案件的话,当年还是有不少的,领导侦破的欲望就不是那幺强烈了。
江远则是好奇的问道:「当年黄队怎幺说?」
「他那时候,正好在派出所做所长。」吴军顿了一下,回想片刻,道:「应该就是这个案子,换的刑警大队长。」
江远都忍不住要八卦了:「上一任大队长是因为这个案子被换掉了?」
「差不多吧。那几年没破的案子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