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景辉心下一喜,忙问:「有突破了吗?」
「你说哪个案子?」江远茫然擡头。
柳景辉一愣:「溺亡案啊。」
「哦,我给做准备呢。」江远呶呶嘴,反问:「有突破吗?」
也就是柳景辉的逻辑好,才一下子反应过来,江远是在做别的案子,给溺亡案腾人手呢,问的也是溺亡案的突破情况。
柳景辉遂将情况说了,再道:「这要往前面稍稍,最好一次就找一个市的,一次性的干完,沟通起来比较方便。」
「可以。」江远赞同。沟通成本还是很高的,就算是他,可以比较方便的联络当地的刑警队,终究不如本地方便。而且,也要考虑到对方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让对方的警员浪费太久的时间。
柳景辉再道:「可以借用这次的经验,分成三条路线。第一条路线,询问官方的村委会,妇女主任之类的,通过家暴的报告来了解情况。这条可以通过线上的渠道来进行;第二条,走访诊所,这个还是要线下进行;第三,还是要在群众中普遍的走访,了解情况,这一块可以集中到距离台河较近的一些村子,找比较贫困比较保守的村子。」
三条路线的难度是递增的,第一条路线可是说是最取巧的,第三条则是最笨重的。但做警察久了都知道,取巧的方式有时候并不一定巧妙,而笨重的方法并不一定就真的笨。
眼下,这个案子已经集中了江远和柳景辉,动用了宁台县局的近半警力,这就变成了要一心求破的案子了。再想节省人力或者经费什幺的,都是邪道。
江远微微点头:「我给徐处也打了电话……不是邀请,就是询问了一下,讨论了一下策略,他也觉得,现在是到了相信基层民警的能力的时候了。」
「这个话说的好,我给大家传播传播。」柳景辉说笑着,接着就开始表情严肃的写微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