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审讯的地点程序是否合规?以正广局的办案条件,竟然还能让嫌疑人给跑了。再者,嫌疑人为什幺跑?是否有刑讯逼供的情节?

督查要是追着这个点来查,如何自证?

最后,这贼要是单纯的跑了,消失了,那是一回事,他要是继续犯案怎幺办?要是在外面衣食无着,搞出了抢劫案,甚至再次入室盗窃继而引发入室抢劫怎幺办?要是入室抢劫进化成了入室杀人……

全国2000多个警局,四万多近五万个派出所,独立在外的各级刑警队还都不算在内。要说嫌疑人逃跑这种事,它总归是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的。后续会有什幺问题,什幺隐患,做警察的都是门清。

江远已经约略明白了崔启山想要什幺,先问道:「凌晨2点跑的人,6点钟报告的,这中间4个小时,他们自己去调查了?」

「是。」崔启山坦然道:「他们去找了监控,根据监控追踪嫌疑人,发现他从卫生间的窗户翻出之后,自侧边墙爬树,跳出了院墙,然后偷盗了一辆共享单车,向西骑行了几公里后,就从监控消失了。」

「彻底消失了?」

「萧思早上6点钟向我报告的时候,陶支请了图侦的人帮忙看,后续又追了几公里,就追不到了。」崔启山吐口气,心里亦是一阵子烦闷。

江远这时候再认真看看卫生间的窗户,问:「这个嫌疑人,是多大的案子?」

「入室盗窃,系列案,累犯,单人还是团伙尚不确定,盗窃总金额过百万了,判的话,7年能有吧。」崔启山吐口气,道:「嫌疑人30多岁,无儿无女没老婆,不想坐牢,宁愿潜逃或者跑出去,也有可能。」

警察间的交流,就有很多共同认知在里面,江远的问话,和崔启山的回答,皆是如此。

逃亡生活是不好过的,随着国内的电子侦查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应用,逃犯的生活便利程度,下降的很厉害。所以,有些经常犯罪的朋友,都会开始讨论是否要自首的问题。

就眼前这名嫌疑人,想要长久的逃脱,都是不太现实的。做简单的一种方式,正广局将他的信息上网(上网追逃),光是各地区的人像比对,他可能都很难逃得掉。想要使用各类公共服务那就更难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