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戚昌业说的三产公司,本身就等于是各个单位的外围公司。90年代的国内气氛,也是希望子女们在国家单位任职的,也就是所谓的「有正式」工作。在各单位编制都不足够的情况下,一些单位为了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就干脆成立了一些外围公司,做什幺不重要,赚不赚钱也不重要,纯粹是为了解决就业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三产公司的业务,大部分都可以说是一塌糊涂,要说最认真的,也就是开会了。

不止三产公司要开会,各个研究所,院所或者公司单位,都需要开会,而且开的非常认真。越是靠近业务线的领导,也是需要准备大量的材料,哪怕用不上,也得准备起来。

而在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领导也是愿意省钱的,就将印刷或者油印会议材料的活,转给自家或关联的三产公司去做,属于是废物利用的范畴。

只是没想到,李殿忠这种人,也盯上了废物们。

怕江远不理解,戚昌业又特意道:「张校明所在的工厂是部委直属的工厂,规模又大,所以是会负责很多在京的业务的。该部委相关的许多单位,也会利用他们的场地和人员,油印厂这种三产,往往是打包在里面的。」

「会有什幺样的会议涉密?」柳景辉问道:「如果只是从垃圾中挖宝藏的那种,这个间谍小组的危害也不会太大吧。」

「现在还不好说,因为是没有破获的间谍组织,所以损害评估也没做过。」戚昌业越说越认真,再缓缓道:「我举个例子吧,现在已知的,当时很多成果认定会,就会在该工厂组织。那理论上,油印厂就会油印成果认定会上用的很多文件和资料。不一定是很核心的那种,但是……」

「已经是涉密的水平了?」

「对。而且也要看对方的保密意识。比如就我询问来看,那时候有的地方单位的过来,一些数据数字都是放在脑子里的,都不愿意形成文件一路拿过来,怕在路上丢了怎幺样。但是到了这边,他会找油印厂将一些数据打在文件里,因为给上面的领导看比较好看……」

柳景辉脸色一变:「这个危害很大啊。」

「恩。所以,张校明很可能不是因为想要搞下岗而被干掉的,而是因为要同时裁撤这些三产公司,才被干掉的。好在李殿忠被他们自己人给灭口了。」戚昌业叹口气:「漏洞暂时算是补上了。」

「这不对吧。」柳景辉反倒皱起眉头来:「如果李殿忠是如此重要的情报来源,哪怕危险,也舍不得将他灭口吧。油印厂当时还在吗?」

戚昌业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在。油印厂在李殿忠死后,又苟延残喘了两年多的时间,规模越来越小,最后跟着三产公司一起撤掉的。」

「是吧。这样看的话就不合理了。如果说,命令李殿忠杀死张校明,是为了保住油印厂,那就是为了保住情报来源。那李殿忠死了还保护油印厂有什幺用,这不是本末倒置。除非……」

「油印厂的情报另有来源?」戚昌业跟上了柳景辉的节奏,一语叫破,并不由自主的皱起眉来,好半天,道:「交通员是暴露在外的,通常来说,是跟着核心情报来源的。」

做交通员的,其实是冒着更大的风险的,而之所以有交通员这个角色的存在,一定是为了降低核心情报源的风险的,否则,多一名交通员只是多了核心情报源的风险,那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事实上,整个间谍小组,都是为了降低核心情报源的风险的。让核心情报源做最少的谍报工作,而将转移情报,传递消息的风险转嫁给交通员和谍报员,是间谍小组存在的意义。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