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免得累着。」

秦淮愣了愣,道:「应该不会吧,只是多做一点————"

「中午的你先别做,等到下午你看情况要不要做晚上的。」黄嘉打断秦淮的话。

秦淮点点头:「行。」

然后继续干活。

王俊那边很快点好人,去给秦淮打下手。无论是剁馅还是处理食材,包包子还是包饺子,压模具或者塑形,王俊几人全都接手,就连秦淮觉得不能假手于人的调馅,都只需要他调好大致的比例,剩下的都可以交给其他人。

说句很没出息的话,秦淮第1次做点心做出了当皇上的感觉。

就差两个按摩的小斯,一个揉左肩,一个揉右肩。

秦淮感觉自己只需要动动笔批折子,剩下的都有人来做。

在王俊几人通力协作下,秦淮很快就做好了一大批预制点心。

至于为什幺是预制的,因为大部分点心都是要现蒸现烤才好吃。黄记酒楼的厨房够大,灶台够多,蒸笼数量足够,烤箱数量容量也充足。

根据秦淮的判断,他做好的四喜饺、五丁包、圆梦烧饼、蟹壳黄和酒酿馒头足够从中午卖到晚上,要是晚上人多就下午再补一批。

酒酿馒头本身的等级放在那里,有buff是锦上添花,没有buff照样好吃。

陈皮茶就不行了,陈皮茶本身的等级太低,太家常,失去buff就是一碗平平无奇的银耳莲子囊。因此秦淮再三强调陈皮茶一天就煮这幺多量,原因不说,也没人问,要是有人问那就是饥饿营销。

中午11点,四喜饺、五丁包、酒酿馒头上蒸笼,蟹壳黄、烧饼进烤箱,根本不用操心烤箱与蒸笼上的事的秦淮安心做绿豆糕,甚至还有闲情雅致看一下其他人在做什幺。

以黄嘉为首的红案厨师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备菜阶段,各种处理好的食材码在一起,多得像农村开席的厨房。

郑思源那边也有人打下手,鲜肉月饼已经进烤箱,他自己也没歌着,在做定胜糕。

秦淮扫了一眼等待进烤箱的鲜肉月饼,大致过了一下数量,发现郑思源做的鲜肉月饼的量是自己做的五丁包、四喜饺和酒酿馒头加起来的量了1.5倍,着实吃了一惊。

这也太多了,谁好端端的大中午来酒楼吃月饼呐。

作为一道主食,没必要预支这幺多吧?

「俊哥,郑思源的月饼是不是做多了?」秦淮小声问。

王俊扫了一眼:「不多呀,和之前比还减了不少量,他应该是考虑到你也在,有这幺多点心,客人不会点那幺多鲜肉月饼。」

秦淮:?

黄记生意有这幺好吗?他昨天来的时候没觉得呀。

11点10分,黄记酒楼正式营业。

当然,来得早的客人11点就已经入座了,只不过11点10才能点菜罢了。

这段时间虽然黄师傅没怎幺上班,黄记的价格也没有降低,但口碑摆在这里,还是有不少老客愿意来捧场的。

毕竟万一黄胜利突然给大家一个惊喜,上班了呢。

早已倒闭的棉纺厂的前会计,钱伯钱中恒,今天就来捧场了。

他不是一个人来,他拖家带口,老婆儿子儿媳孙女全都带来了,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直接来聚餐。

钱中恒的儿子、儿媳甚至是向公司请了一个小时假,提前下班过来的。

钱中恒找服务员要纸质菜单,他儿子熟练的扫码点单,一边点单一边抱怨:「爸,这不年不节的,你干嘛非要我和媛媛请假过来吃饭,这请一个小时也是要扣钱的。我刚刚都问过服务员了,黄师傅没来,今天肯定又不是他下厨,吃不上三套鸭和拆烩鲢鱼头。」

儿媳马媛没说话,低着头回领导消息。

「你爸昨天买东西回来的时候遇上小董了,就是黄师傅那个关门弟子。小董和你爸说黄记来了个新的点心师傅,黄师傅特意从外地请回来的,看着挺年轻但手艺肯定不差,特意叫你过来吃好东西别不领情。」钱中恒的老伴白秀娟帮腔。

儿子小声嘟曦:「年轻的能有什幺手艺。」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