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一个点心做到一个我觉得以我目前的水平很难在往上提升的点的时候,我就不会再练了,等到我觉得它有进步的空间的时候我才会把它捡起来。」
秦淮把蟹黄和蟹肉分开放:「这算不算是一种另类的,我有自知之明?」
郑思源不置可否。
「我听说你学蟹黄烧麦是为了龚伯。」郑思源难得问起了八卦。
「对呀。」秦淮肯定地点头,「最开始其实不是,我在来姑苏之前都不知道有蟹黄烧麦这个点心,一开始只是单纯的好奇想学。"
「正巧龚先生也喜欢吃蟹黄烧麦,我你是知道的,我从小到大学点心都是因为有人喜欢才去学,不然没有动力。」
「龚先生这又是正骨店的卡,又是水果零食,还给我住的房子添置了很多智能家居,前两天还新添了一张按摩椅。做了这幺多就为了一口吃的,我为了龚先生的喜好学一两样点心应该也没什幺。」
「而且你不觉得蟹黄烧麦确实很适合我吗?我从来没见过这幺适合我的,长在我的知识点上的点心。」
「思源,你和龚先生关系很熟吗?」秦淮好奇地问。
「小时候印象深刻。」郑思源淡淡地道,悄悄往厨房门口警了一眼,确定没有人才继续说。
「我刚开始学厨的时候很不情愿,那个时候练基本功,又苦又累还占用时间。加上那时候我爸已经下海经商赚到了第1桶金,家里算有钱的,我姐因为天赋不好,吃不了苦,练了几个月基本功我爸妈就没让她学厨了。」
「我姐就比我大3岁,那个时候我天天看我姐在家里玩,我却要吊沙袋,扎马步练基本功,我也不想学厨,师伯就拿龚伯的事情激励我。"
「激励?」秦淮来了兴趣。
龚良这种堪比一帆风顺的富裕人生,居然还有可以用来激励小朋友的剧情。
郑思源又警了一眼厨房门口,显然是很不习惯在外面讲别人的事情。
「龚伯中专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几年其实过得很不如意。」
「他是家里的独子,成绩优异考进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回了织丝厂,进了销售科。"
「销售科是好岗位,但是那个时候织丝厂的效益非常不行,远不如周边的棉纺厂。龚伯的母亲有哮喘和高血压需要常年服药,父亲突然中风瘫了半边身子需要人长期照顾。"
「那个时候龚伯刚参加工作一年多,刚刚转正。他们家只龚伯和他父亲有工作,他父亲又中风只能提前退休。"
「龚伯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双方本来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父亲中风后,女方觉得龚伯家的负担太重,没有兄弟姊妹可以帮衬,就分手了。」
「双重打击之下,龚伯那段时间的意志非常消沉。」
「龚伯是我师公的邻居,那时候我父亲和师伯都住在师公家里,他们之间关系很好,经常互相安慰。」
「那年沿海地区有一个展会,织丝厂前一年本来有名额,但因为成交量不佳当年名额被取消了。龚伯本来还指望去展会能混点出差补助,结果出差也没了。」
「然后呢?」秦淮已经听故事听进去了。
正常情况下,故事进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男主就要开始咸鱼翻身,一鸣惊人了。
「据说是我师公劝龚伯尽可能的争取机会,说机会都是人争取来的,织丝厂前一年不行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然后龚伯就去争取的机会,和他们科长还有副厂长一起磨上面的领导软磨硬泡要来了参展名额,分到了一个据说非常角落的位置。」
秦淮表示这个剧情他看过,秦落喜欢看的年代文里基本上都是这种剧情。
「然后龚先生就帮织丝厂接到了一大笔订单,从此一鸣惊人,升职加薪,当上了销售科科长?」秦淮开始猜测后面剧情。
「差不多。」郑思源点头,「龚伯不光接到了一大笔订单,还接到了外汇订单,成了织丝厂当之无愧的金牌销售,厂里特批给他发了一大笔奖金,他拿着那笔奖金去国营饭店连吃了一个月蟹黄烧麦。"
秦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