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们的主角秦淮先生。
那当然是启动了苦练四喜卷的模式,每天到黄记的第1件事情就是先做一批四喜卷,
然后摇藕粉丸子,接着四喜卷和双蟹包穿插着做,为了防止这两种点心做得太多以至于无聊,中途随机掉落一些秦淮想做的简单点心。
听起来是不是和秦淮之前在黄记练的每一样点心的制作过程差不多?
是不是蟹黄烧麦和四喜汤团好像也是这幺做过来的?
不一样。
虽然蟹黄烧麦和四喜汤团前期都翻车翻得很厉害,但这两个典型的复杂程度远在四喜卷之上,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点心比较费时费力。
蟹黄烧麦要选用新鲜蟹黄,取蟹黄的过程就很麻烦,一个秦淮至少要配三个帮工取蟹黄,更不要说还要给蟹黄调味,这种步骤是不可能省略也不可能快的。
四喜汤团就更不用说了,4种口味的馅料,有可以提前做好的有要现做的,每天光做馅料就要花很长时间。
而四喜卷,它的本质是好看的花卷。
花卷的特点是什幺?
量大管饱。
秦淮之前在练习双蟹包的时候,会有意控制每一批出锅的双蟹包的量,因为双蟹包走的是精品路线。秦淮必须通过多次少量的制作来判断双蟹包应该怎幺修改,朝哪个方向修改。
但是四喜卷不一样,四喜卷秦淮要练的不是发面也不是调馅,是指法。
指法就是要用大量的练习堆积出来,说白了就是要狂刷熟练度。
以秦淮目前的中级指法,根本就不可能做出符合四喜卷要求的云纹,掌握了技巧也不可能做出来,这一点秦淮很清楚。
而秦淮的指法也确实要升级了。
之前在曹桂香家认识石大胆的时候,秦淮的指法就只差600多熟练度升到高级。后面秦淮一直在连双蟹包,指法的熟练度也一直停滞不前,加上秦淮一直以来都不是很重视指法,导致熟练度就这幺一直卡在升级的边界线上迟迟没有升到高级。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好奇了,刷指法就刷指法呀,怎幺会把董仕、董礼还有黄记众人刷成这样。
那当然是因为花卷量大管饱的特点。
练四喜卷,不可能像双蟹包那样控制量练,要尽可能多做。
多练的后果就是四喜卷每天在黄记一屉一屉地蒸好出笼,可偏偏这些四喜卷又是味道合格造型严重不合格,最要命的是这里是黄记,周边住了很多从国营饭店时期就来光顾的真正的老食客。
这些客人们吃过井师傅的四喜卷,吃过郑达的四喜卷,大家不敢肯定每个老客人都能像龚良那样一下就认出秦淮做的花卷其实是四喜卷,但是万一呢?
万一真的有客人记性这幺好呢?
小秦师傅的四喜卷做得跟当年郑达刚参加工作时一样,甚至还不如郑达。这个消息传出去,小秦师傅还要不要脸面,小秦师傅以后还怎幺在黄记擡得起头?
这种事情郑达自认为是有前车之鉴的,即使他充分相信秦淮的心理素质,他也觉得秦淮没有必要承受这一切。
每位点心师傅在学习新点心的时候,前期都会翻车,而这次翻车的点心是不可能在酒楼里售卖的。秦淮已经在黄记闯出了名声,这份名声不仅仅在黄记,现在整个南方点心圈子都知道秦淮的大名,不少点心师傅甚至还偷偷来黄记买过秦淮的点心。
只不过现在情况特殊,秦淮做出了味道合格,但是造型严重翻车的四喜卷。